文/Sarah


朱立倫上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後,在第一次主持中常會上宣佈未來一切回歸黨章,取消馬英九前主席所設的中山會報,並且宣佈未來國民黨的組織發展要走向內造化、志工化、與戰鬥化,同時在黨部的人事佈局上,如政策會執行長、副秘書長、與各縣市黨部主委等,大量任用立法委員與市議員。

外界更關心的是執政的國民黨未來如何產生號稱最高權力機構中常會的中常委;由於馬英九當選總統且兼任黨主席後不斷弱化中常委的功能,使中常會幾乎淪為另類的「國是論壇」,中常委的功能好像只剩講話給主席聽,而無任何的決策作用,因此具有政治能量的政治人物如立委、縣市首長等,紛紛打退堂鼓。然而,面對國民兩黨現有剛性政黨(或稱為列寧式政黨)的屬性,朱立倫的主張其實是符合當今世界民主國家柔性政黨的趨勢,亦即政黨內造化或公職掛帥的現象;對於政黨的運作核心交給有民意基礎的公職人員,任何人想在政壇上有所發展必須先經過民意洗禮這一關。

按上述這種理念,如能規定中常委的候選資格必須是公職(可包括最基層的里長、縣市長及議員丶與立法委員),則不但可落實政黨內造化的精神,並且也可呼應朱立倫力倡的內閣制。
當然,上述的主張亦可用於民進黨的中常委選舉,或許可減低外界對於人頭黨員的批評;最近剛成立的「時代力量」新政黨也是朝內造化來發展,我們樂見國內的政黨政治往柔性化移動,如此黨意更能接近民意,各黨所主張的各種政見才能更符合民意,而由此激盪出的政治環境才是人民所樂見。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從希臘變天看台灣
柯P的蜜月期還有多久?
民與官鬥、穩輸不贏
全國瘋「婉君」好嗎?
還有柯P之外的焦點新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