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祥專欄】愛之,適足以害之
學習『放手的陪伴』(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爺爺抱著一歲六個月大的孩子,後面跟著奶奶及父母親,魚貫的進入診間。此次求診原因是孩子能站但走路不穩。經過詳細身體及神經學檢查,完全呈現正常狀態。觀察孩子與家人的互動,且詳細詢問孩子在家的情況後,結論是孩子幾乎全天抱在手上,當孩子走一兩步且呈現左右擺動時,家人立即將他抱起,深怕跌倒,如此卻讓孩子喪失學習走路的機會。沒有經過跌倒的歷練,如何學習穩健地行走?
另有一位三歲左右的孩子,就診原因是懷疑口語發展遲緩,不太會說話,只會哼哼啊啊,和簡單單字如爸爸、媽媽,但家人覺得他很聰明,能完全聽懂別人的話語。經過一系列檢查分析後,聽力和口語能力是正常的。再觀察他與家人的互動,他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用說話。因為只要“哼哼啊啊”小手一指,就有隨侍在旁的佣人群,包含父母爺奶等,了解他的心意,完成他的指令。
以上案例在現今的社會中已非特例,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會是通例。父母愛子女的心可以理解,但是什麼才是真愛?過度的保護卻成為成長的阻礙,俗語說『打斷手骨顛倒勇』,患難常是成長的泉源。因此身為父母的要學習『放手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跌倒受創時,苦難來臨時,他知道一定有一雙溫暖的手將他扶起,堅實的臂膀將他抱在懷裡,鼓勵的話語安慰他的心靈後,將他放手繼續往前行。
“愛之,適足以害之”是為人父母當深思的課題。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