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在一次義診的現場,一位50多歲的中年人量著血壓,數據列印出來後,交給義診醫師判讀,醫師面色凝重,「先生的血壓很高,正常是120/80,你的數字是180/96,你需要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這位中年人看著醫師,一臉不開心,回嘴說:「可是我沒有什麼感覺,是不是血壓計有問題?我沒事,幹嘛要上醫院?」醫師急切說:「高血壓不可怕,但是血壓降不下來,可能會有併發症,不能輕忽,最好現在或明天到醫院。」一旁護理人員也加入勸說後,這位中年人才同意第二天到醫院就醫。

高血壓不是病,為什麼醫師看到飆高的數字,面色會凝重?因為醫師瞭解,高血壓是無聲的隱形殺手,在安靜狀態下,一點一滴侵蝕身體機能,依據研究顯示,血壓升高,引起的併發症包含心臟、動脈、眼部、腎臟及周邊血管病變,嚴重的話,會加速病情惡化,有致死可能。

HYTG07

別再對異常數值無感  病識感有利健康搶救

為什麼一般人會無感?就像這位50多歲的中年人,沒有任何症狀?根據衛福部調查,15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每5人就有一人有高血壓;超過40歲,每3人就有1人;到了65歲以後,一半以上都是高血壓族群,但有三至四成的人根本不知道血壓偏高(註1),常常是健檢或義診後才發現。

不僅是血壓,一般人對血糖、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腰圍的異常數值也常是無感,因而疏忽對健康的影響,等到人覺得不舒服,經檢查後才發現空腹血糖值≧100mg/dL、空腹三酸甘油酯≧150mg/dL、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腰圍超標,男性腰圍≧90cm(35.5吋)、女性腰圍≧80cm(31.5吋)(註2),看在醫師眼裡,數字異常超過三項,就是代謝症候群的候選人。

關鍵因素就在於代謝症候群不是一個特定疾病,而是一群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通常可以用病前狀態描述,因為還不到疾病狀態,一般人不會有過於強烈的不舒服感,醫界發現,如果五項指標中,有三項異常,就是代謝症候群,包含血壓高、空腹血糖偏高、腰圍肥胖、三酸甘油酯(TG)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只是異常只是數值偏高或偏低,尚不會有病識感,這就是一般人無感的最大原因。 

既然代謝症候群並不是疾病,為什麼醫界會如此重視?因為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有代謝症候群的人,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明顯比沒有代謝症候群的人來得高,此外,國人十大死因當中,包含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都與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為了降低未來罹病率及死亡率,一定要及早做篩檢,而且要對異常數值保持敏感性,才能早期發現,透過健康管理擺脫代謝症候群的困擾。

預防勝於治療  可降低健康威脅  

代謝症候群是疾病的病前狀態,若篩檢時,其中指標已屬疾病,必須治療,若為異常值,就必須養成「預防勝於治療」的健康觀念,重新面對飲食型態生活習慣,改善影響健康的壞習慣,培養有益健康好習慣,再透過健康檢查,消除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對健康的威脅。

資料來源:

1.全民健康基金會

2.衛福部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