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  論壇報副刊 

HGF22

◎Joan

老大高職生涯的重大時刻來臨了,對於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術的集大成,就在高三上學期期末專題報告這一役。

早在高二上學期家長會時,系主任就預告了孩子可以提早蒐集資料,了解學長姊是怎麼做的,同時開始發想,從事主題研究、實驗,至終將理想化為現實。當時的我,比孩子還感興趣,頻頻獻計「希望你可以幫我發明這個、那個…。」

驗收成果的時刻來臨
老大從聽到訊息開始,始終覺得時間還早,又有忙不完的活動似的,不曾看他或聽他構思任何與專題相關的隻字片語。

直到高職第三年,距離報告的前四個月,老師下達了自行分組以及找指導老師的指令。在這期間,我曾有意無意地探詢他們要做什麼,但孩子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故我提醒,若對同學的提議不感興趣,務要主動提案,多一點腦力激盪。

彷彿又沈澱好些日子,快要火燒屁股了,老大的全組才動起來,實不樂觀。有句話說:「人類的知識科技已征服了外太空,但是卻無法征服人心裡的內太空。」對我家孩子而言,他的內太空就是動機薄弱與惰性吧!

我們總是喜歡做有趣的事,避開痛苦的事。經驗證明,效率是壓縮樂趣的敵人,但到頭來,樂趣比效率本身會來得有效率得多。問題是,孩子們早習慣把老師出的功課當成「苦差事」。但換個角度想,專題壓力雖大,但幾可全權主導,如能想像成「當一次國王」的機會,充份發揮創意,貢獻智慧,人人放對位子,抱著想帶給他人驚喜難忘的政績,做起來是否感覺就會不同?

激勵自己 做喜歡的事
在《關鍵18分鐘》一書中,提到企業界的有趣例子。有個公司全面晉用新品牌軟體,和長年使用的舊品牌中某個軟體並不相容,但有些客戶仍在使用舊系統。技術總監希望與舊版公司合作解決問題,對方興趣缺缺,反而要他選擇舊公司的升級軟體,他只好試著自己解決。

總監後來想到一個點子,他買了台任天堂的Wii,放在公司顯眼的地方,宣布最先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就能得到這台任天堂;但不能在上班時間想,只能利用自己的時間解決。結果兩個星期,事情就解決了。

該總監把一個重大任務,變成了有趣的挑戰,而且只花了兩百五十美元。我想這是很好的提醒,若是沒有激勵自己的人,我們也該自己激勵自己,喜歡自己所做的事。

約莫五天前,老大找爸爸試聽他的簡報,主題雖然令人驚豔,卻發現這報告問題很大;不敢說題目是抄來的,起碼發明的東西業界已有人做出,做得還比他們好,那麼不知他們所做有何新意?唯一慶幸的是,他願意向爸爸請益,得到許多寶貴的建議,而我順勢當聽眾,了解他的情形,以期從旁提供資源。

殷勤籌劃才有真正的效率
從這事件可以清楚發現,沒有「準備好」才開始的事,要好就要「早作」準備、「隨時」準備,「邊做邊調整」準備,不然便流於空想。要知道「努力」和「認真」是有差別的:努力,是儘可能規劃好事物大方向的前置作業;認真,是要求全程的細節與品質更臻完善,二者若不能互為表裡,那麼努力只是交差的表演,認真也淪為心理作用。特別做事之前,務要衡量足夠的緩充時間。

時代薰陶下,現代人講求「快」較以往更盛百倍,但有一好就有一壞。個人認為,為了求快,就必犧牲基本功。想要短期立竿見影,未必不可行,但是投機易致錯誤百出,既無法取信於人又浪費資源,最壞情況須打掉重練;比起那些踏實籌劃、多花時間評估,進度卻有限的人,反倒更沒效率。看看我們政府的諸多施政就心知肚明了。所以,人真的不能高估自己,以為便宜行事可以換來價值與肯定啊!

專題發表前一晚,老大帶著同組的組員到家裡做成品實驗的影片錄製,最後再由我兒總匯修編入簡報之中。不過實驗前意外發現還缺零件,晚間七點臨時去光華商場採買,將近九點回來,弄到半夜十二才回家,令我們作父母的眼珠都要脫窗了!(這不是該早就做好的成品,只等著拍攝才對啊?)

只能默默為他們祈福,盼透過這次經驗,在時間的運用、分工、品質上能掌握得更恰當才是!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征服孩子懶惰的內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