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  論壇報副刊 

◎玲羽

她可以一邊單手餵奶,一邊拍內衣廣告;她擔任聯合國自然環境親善大使、她與美式足球明星湯姆布雷迪的婚姻令人羨慕…,這位被稱為當今世上最富有的超級名模吉賽兒‧邦臣在即將出版的自傳裡卻透露,卅八歲的她曾受焦慮症困擾,而懼怕坐電梯、飛機、過隧道,甚至幾度出現輕生的念頭。

「有一次我難受地站在家裡陽台上,跟自己說:如果立刻從這裡跳下去,就永遠不會再有那種窒息的感覺了!」她說。
根據美國抗焦慮憂鬱協會的調查指出,全美有四千萬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罹患焦慮症,換句話說,每年罹患這種心理疾病的人數,佔了全美總人口18%。儘管醫學專家不斷強調,焦慮症疾病治癒的比例非常高,患者中卻只有10%的人會求醫治療。

當焦慮症來襲 即早治療最安全
今年五十二歲的好友利雅,十年前被焦慮症突襲,剛開始時連續幾天失眠,狀況持續了一個半月。直到有一天她覺得快崩潰了,才去找家庭醫生開安眠藥。

「醫生問我最近有什麼事情讓我睡不好?我說覺得自己像被困在一個箱子裡。」醫生緊接著問她,最近有沒有痛失親人?婚姻出現問題?婆媳之間有衝突?醫生像個有經驗的礦工,耐著性子往利雅生命的深層往下挖。

「十三、十四歲時,我的爸媽離婚,那時心裡很鬱悶。」利雅終於說出廿多年來一直壓抑在心底的傷口。即使結婚生子多年,那份情緒仍然揮之不去。

利雅的爸媽離婚後,爸爸很快再婚,後母對她和妹妹很排斥。青春期的她一直渴望擁有母親的愛,卻在一次和母親的會面中,被重重的賞了一拳。

「她跑來跟我講了一件事,以至於影響了我整個人生。她當著我妹的面告訴我,爸爸在法庭上說他只要妹妹,不要我!那句話在我心裡產生負面效應,以至於後來我會割腕。」

對爸爸充滿怨恨的利雅,放學後天天等著媽媽來接她,可是她從未出現。從爸媽離婚到現在已經卅年了,利雅一共只見過親生母親兩次。

家庭醫師後來診斷利雅罹患輕度憂鬱症,為她開了抗憂鬱的處方藥,藥效很強。以前心情鬱悶時,難免會說些喪氣話,可是服用這種藥丸後,自殺念頭嚴重到她自己都嚇一跳,她吃了一顆後不敢再吃,醫師改換較輕微的鎮定劑。服用鎮定劑後,利雅的睡眠品質大幅改善,焦慮症狀也減輕許多。她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在不需要大量藥物控制之下,終結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心理病,雖然心底的傷口還在,但是自從父親去世後,她學會了寬恕與放下。

4084_凝視焦慮的深淵_2
倚靠禱告與陪伴 走出焦慮牢籠
與利雅相較之下,我八十歲的婆婆與焦慮症的奮戰就沒那麼簡單。

六月底換人工膝蓋手術的婆婆,在手術後的復健過程中,過於擔心自己的健康,而引發嚴重的驚恐症。驚恐症是一種對危險和恐懼的過敏反應,起初通常只有一次身體突然感到強烈不適,可能是心跳加快、出冷汗、呼吸困難、麻痺、頭暈等。當事人開始對身體不適產生極度的恐懼,以為這是真正的危險,於是會過於敏感的留意自己的身體反應,卻反而引發更多的恐慌發作。而焦慮本身所引起的生理反應,也會增加身體的不適,預期性焦慮造成一次次的惡性循環,形成驚恐症。

過去兩個月內,在驚恐症的威脅下,婆婆幾乎失去行動能力,每天早上起來手腳冰冷、四肢無力,幾乎是「挫咧等」,等著一場焦慮大敵的來襲。醫生為她開的抗焦慮症處方藥從三種加到五種,還不包括老人家每日固定服用的高血壓、心臟病,以及治療甲狀腺功能失調的藥。

抗焦慮症藥的副作用讓人痛苦難言,婆婆幾次形容服藥後出現的煩躁與不適,覺得自己「快發瘋了」,讓身為晚輩的我們,不得不擔負起輪流守護她的責任。

除了生理上的藥物控制之外,心理治療也是幫助焦慮症患者走出情緒陰霾的重要部分。在照護婆婆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陪伴她檢視過去生命中的創傷,與可能造成抑鬱或焦慮的事件之外,同時試著幫助她減輕對「恐慌」的懼怕,了解恐慌發作並沒有想像中可怕,而只是身體的不適反應。

因此婆婆的體力雖然孱弱,我們仍舊鼓勵她大膽走出家門,帶狗狗散步、到市場買菜、參加團契聚會,斬斷她陷於焦慮恐慌的惡性循環,改以正面、積極的屬靈思想和禱告,從日常生活中為她注入新鮮的動力。

最近手機LINE上傳來一則婆婆的語音留言,向我們報告她的最新狀態。比起兩個月前,她連跟人打電話都提不起精神,現在婆婆在家人與屬靈夥伴的守護下,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願意努力跨出焦慮牢籠。

失去盼望時 求神帶領走出深淵
舊約裡,先知以賽亞描述希西家病入膏肓,向上帝哭訴時的巨大痛苦;詩人大衛也曾向上帝抒發他滿腔的憂鬱;甚至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也被憂傷的情緒壓得「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

深陷焦慮、憂鬱牢籠裡的患者,他們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相信生命了無希望、無法繼續往前;殊不知這是靈魂戰場上來自敵人的謊言,我們一旦相信,就中了惡者的詭計。

義大利詩人但丁在《神曲》中描繪地獄之門,有一段銘刻寫著:「來者啊!快將一切希望揚棄!」地獄對人最大的懲罰,就是剝奪人的盼望,失了盼望,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模特兒吉賽兒‧邦臣與其他10%尋求醫生協助的焦慮症患者,後來靠著藥物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克服了她們的心理疾病,逐漸爬出憂鬱的深淵。在自傳中,吉賽兒坦承:「公開這些內心深處的秘密,讓我的情緒激動不已,但是藉著正視生命中這些黑影與不安全感,讓我學會如何更深地接受自己與愛自己。」

在焦慮的枯井深淵中,只要我們願意相信、願意求援,願意像孩子般將自己的手放在創造宇宙萬物的那雙大手上,祂就會一步步領我們到祂愛的白晝。

註:數據資料來源:香港【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幽谷亮光》凝視焦慮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