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趨勢下,藥局的商機可期。(圖/吳尚哲攝)

國內超市龍頭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日前霸氣宣布,將與大統生技合資成立藥安康公司,進軍健保藥局事業,在過去相對經營保守的連鎖藥局市場中,投下一枚震撼彈。

5月才併購躍獅藥局的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直言,超市龍頭的加入可以加速藥局產業進入併購、整合階段,讓台灣的藥局邁向大型化、連鎖化,「我估計5年內就會看到這個浪潮。」一場整併潮似乎正在蠢蠢欲動。

林敏雄強調,「這是超市服務的自然延伸,我在美加地區逛超市,看到藥局在超市內形成店中店的概念。」但背後更大的關鍵在於,今年3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對於藥局的需求將愈來愈大。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銀髮族,3分之2患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兩種或以上的則超過3分之1,用藥安全需要由專業人士把關、衛教需求急迫,高齡照護更是當務之急,而藥局正是第一線與消費者接觸的平台系統。

高齡社會來臨 藥局是健康把關平台  

健保署長李伯璋認為藥師可以協助醫師, 提供病患衛教資訊。(圖/吳尚哲攝)

健保署長李伯璋在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在高齡化的社會下,慢性病的病人需要衛教,但醫師的時間有限,醫院內的藥局也很忙碌,這時藥師就可以提供協助;他認為,未來藥局應對服用藥物的病患給予指導,對於尚未得病的民眾則宣導知識,針對潛在慢性病人給予鼓勵計畫,避免得病,但如果是到吃藥地步,就希望藥局藥師給予民眾指導,這是魚幫水水幫魚。

李伯璋強調,醫院有藥局藥師,但是薪水不便宜,現在需求大,也不容易找到藥師,這是現實問題。診所內如果設置藥局(調劑室),也會遇到同樣的難題,但如果和社區藥局合作,就不必自聘藥師,也不用備那麼多藥。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古博仁也說,藥局家數和便利商店不相上下,政府應該善加利用這項優勢,就近發揮功能,例如送藥到府、提供藥物諮詢等。例如,有些病患食欲不振,可能只是藥物問題,並非病情起了變化;經過藥師判別後,改藥即可,不必再度就醫,這樣就能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人口結構變化的需求帶動市場商機,不僅是台灣,美、日等先進國家的藥局也正不斷擴大規模。美國百年企業奇異公司6月底被踢出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取而代之的是美國最大連鎖藥局沃博聯(Walgreens Boots Alliance),讓人對藥妝勢力的崛起不能輕忽。

美、日經驗可供借鏡 藥妝店數增加但走向大型寡占 

去年12月,沃博聯斥資約4億美元,收購中國最大零售醫藥業者─國大藥房4成股權,希望藉此在亞洲藥局市場占有一席之地。2017年底,全美最大連鎖藥局CVS Health以690億美元收購美國第3大醫療保險業者安泰(Aetna)公司。顯示,無論是虛擬電商或實體連鎖通路,銷售醫藥品的利益龐大,正引發業界整併的頻頻動作。

再以高齡化最明顯的日本為例,日本在高齡少子化的趨勢下,首相安倍晉三振興日本的主題之一是「延長國民的健康壽命」,希望身體輕度不適的人能自我療癒,使得促進健康、預防疾病與支援生活的市場和產業看好,藥妝店愈來愈受到重視。

日本藥妝店的店數逐年成長,2016年度將近1萬9千家,但企業數卻逐年減少,不到450家,寡占化的現象明顯,2015年日本連鎖率為55%,去年成長至63%。

日本連鎖藥妝店協會指出,2017年度所有藥妝店的營業額達到6.85兆日圓,比前一年度增加5.5%,年增率高於便利商店的1.8%。而藥妝店傳統的獲利策略則是,靠低利的日常用品或食品吸引顧客上門,再銷售毛利高的醫藥品和化妝品。分析師指出,醫藥品的毛利約3到4成,食品約1到2成;但近年來消費趨向低迷,於是業者加入藥品調劑服務來集客。

長期研究健康產業的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所資深分析師黃毓瑩表示,藥妝店或是調劑藥局相互交叉併購,反映消費者對於一站式消費滿足的需求;最常採取的方法就是擴大規模、提高自己議價的優勢,也因此日本大型藥妝店的併購攻勢不斷。例如Welcia併購CFS公司後,2016年度營業額躍升為日本第一。

目前日本10大藥妝店占了6成市場,Welcia控股公司會長水野秀晴認為,以後寡占化的速度會加快,要保持領先,就必須把重點放在調劑藥局上,藉此獲取當地居民的信賴。目前,該公司藥妝店附設調劑藥局的比率已高達7成。

水野秀晴直言,藥妝店的競爭對手不是同業,而是便利商店。Welcia24小時營業的店家,在2017年11月底達到121家,未來計畫每年增加一百家。此外,一些店面還開放一小塊區域,讓高齡者免費在這裡休息;東京都內一些店面,店內有提款機,還有熱騰騰的便當、剛煮好的咖啡,保特瓶裝飲料售價不到一百日圓,這樣的光景已經讓人不知道應該說它是藥妝店,還是便利商店、量販店或超市了;換句話說,零售業不同業態的藩籬正逐漸打破。

從美、日經驗看台灣,似乎也有類似的軌跡。李伯璋以全聯為例,認為消費者去買菜就能順便領處方箋的藥,一次做2件事,很方便,「這是社區型藥局的概念,很值得支持。」但他也不諱言,市場機制可能會出現整併潮。

醫藥通路啟動規模戰 小型藥局更要懂得搏感情 

楊弘仁直言,首當其衝的將是小型、單點藥局,好比2大便利超商競爭的結果,雖然會分出第1名與第2名;但是2大系統都活得很好,反而是傳統柑仔店受到的衝擊最大。古博仁也認為,競爭未必不好,因為競爭過程中,各家藥局一定會展現自己最大的優點,受惠最多的一定是民眾。

儘管大型業者來勢洶洶,小型業者或單獨經營的社區藥局,也並非毫無勝算,重點在於是否努力善用自己的優勢,推出特色,並且做出差異化。從顧客的需求思考才是王道,只有4家連鎖店的松藥局,「藥餐包」即是一例。

服用過多種藥物的人都知道,從醫院看完病領藥回來,每一包藥袋上雖然清楚寫著服用法和副作用等資訊,但吃藥是一大工程,因為飯前飯後、1天2次3次,都讓病人,尤其是獨居老人常望藥興嘆。宏陽健康事業公司總經理黃松共解釋,松藥局會提供藥物分裝的服務,病患1餐吃1包就對了,藉此避免吃錯藥;藥包上還有QR Code,可以看到內容物的成分。

日本也有許多貼心的服務,例如茨城縣常總市一家藥局,推出免下車領藥的服務,顧客開車到藥局建築物前方遞上處方箋,再把車開到建築物後方領藥即可,顧客不必下車。會採取這種作法的原因是,藥局發現一些精神科的患者很難安靜地等待,家屬也會在意旁人的眼光,在車上等待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黃毓瑩指出,3年前日本開始推動健康藥局和家庭藥局,透過民眾購買非處方藥品、預防接種疫苗、健康檢查所花費的費用,作為下一年度個人所得稅的扣除額,積極推動在地養老概念,也能減少政府醫療費用支出。此舉可以讓藥局地位大幅提升,對於老年化社會的台灣,值得借鏡參考。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跨界藥局決戰高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