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發燒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癒合過程中重要的一環。但為什麼幾乎全天下的父母,當家中孩子發燒時,就會變得焦慮緊張呢?

 

起因應該是在1980年,有位著名的兒科醫生Barton Schmitt創造了「發燒恐懼症」一詞,闡述許多父母對孩子發燒的擔憂。兒科期刊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91%的受訪家長認為發燒可能會造成有害影響,56%的照顧者非常擔心自己孩子發燒的潛在危害,89%的父母在溫度達到攝氏38.9度之前,就給孩子用退燒藥。

 

當孩子發燒時,通常不必要(甚至最好不要)立刻服藥。美國德州兒科醫生同時為美國兒科學會(AAP)發言人的Ari Brown博士表示 :「如果不去理會發燒,就不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發燒不是疾病,而是孩子正在對抗某種感染,例如感冒、流感或耳朵感染。

FEV

事實上,發燒可能還有一些好處。2004年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嬰兒在滿周歲前,有發燒過的嬰孩比那些沒有發燒過的嬰孩,未來發生過敏的機率較低。美國兒科學會甚至認為,發燒有助於孩子身體去抵抗感染,因為許多導致疾病的微生物喜歡在正常體溫的環境下展開攻擊。發燒也可以刺激白血球增加,研究顯示,發燒可以降低感冒和流感等疾病的時間長度與嚴重程度。

 

至於父母們擔心發燒可能會會造成有害影響,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大腦具有內部監管機制,可防止感染引發熱度超過攝氏40.5度或41度。體溫必須超過攝氏42.2度才會造成傷害,而這種高溫通常是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引起的,例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中暑等。只有4%的兒童會有發熱性癲癇發作,它的症狀是意識喪失、翻白眼、顫抖、抽搐或僵硬,但這些都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若是孩子燒到38.9以上時,身體會不舒服,這些可以依照醫生指示服用適合的退燒藥,並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洗個溫水澡等。記住,隨時觀察孩子的情形,這些比溫度計的數字更為重要。

 

不過若是發燒結合了以下症狀,就應該尋求醫生的治療,或甚至立即送往急診室 :

  • 嬰兒年紀僅6週齡以下,而肛溫超過攝氏38度以上。
  • 發燒五天以上。
  • 有嗜睡狀況的高燒 : 走路不穩、反應遲緩、眼睛無法對焦等。
  • 伴隨著腦膜炎症狀:出現不尋常的皮疹、嚴重頭痛、畏光、頭腦不清楚、頸部僵硬或疼痛。
  • 不停且不安的哭泣。

 

Reference :

Benefits of Having a F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