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人間劇場專欄   侯剛本 博士

   中國人很喜歡講緣份,只是一個常常被大家掛在嘴邊說來說去的「民族性專有名詞」,一旦我們若嘗試將它做個更具體定義的時候,究竟又該如何進一步精確地說明,「緣份」到底是什麼?

   人世間唯一的不變就是「流變」,因此,當我們活在充滿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分分秒秒充滿著各式各樣的「不確定」。也就是說,在這個「不確定」的基本原則之下,相對所反應在這個世界上,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誰與誰「永遠在一起」的物理存在。於是,那種因時因地的各種情境因素,導致讓人與人之間所形構出的人際關聯,進而透過彼此或長或短的相處裡,藉由那樣的角色關係與時空交集,所映照出來的相交之情,正是所謂我所認知與理解的「緣份」。

   當然,若從「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如是「前世因緣」的深淺厚度,進而界定彼此之間今生今世的角色緣份時;那樣的緣份又可以從血緣關係到姻親關係,進而循序依著親疏遠近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逐漸一一生成走出家庭之後,進入學校(師生關係)、鄰舍、(鄰居關係)、友人(朋友關係)、職場(同袍關係)、教會(肢體/會友關係)、與熟人產生人際關聯的人(間接關係)、陌生人(毫無關係)……等等。每一層的關係在人倫上,雖然都有他們互動的分寸與方式。但是,在各自的分寸與方式之中,它又全然牽涉到言語溝通、肢體互動、投注時間、共同經歷……等因素,作為鑑別這段關係真正的深淺與好壞。也就是說,原本再疏遠的稱謂關係,若是因著投注更多正向的互動,也極有可能以一種或超越或替代的方式,昇華或改善原本的那層關係:例如「再造父母」的關係、「情同手足」的境界。同理,如果彼此之間的情感投資甚至互動方式並不理想,就算再親近的稱謂關係(例如「親子」、「夫妻」、「手足」、「師生」),也有可能呈現出另一種「形同陌路」的無言與無奈。

   話說我曾在職場上,遇到一個「口蜜腹劍」的主管,永遠口口聲聲說什麼「大家能夠在一起工作,就是一種緣份……」之類的甜言蜜語。可惜一旦當他在實際工作的情境之下,這位主管就會在他的職場防衛機轉種種行為中,極盡所有「剝削霸凌、欺上瞞下、爭功諉過、顛三倒四」之所能。搞到後來,他那一套虛情假意的甜言蜜語,讓每天和他一起貼身共事的人早早看破手腳以後,大家反而覺得這人真是一個,虛情假意噁心至極的討厭鬼。

   相逢自是有緣,只是人與人「有沒有(相逢的)緣份」是一回事;至於結緣之後,彼此之間深淺好壞的存在互動關係,又是另外一回事。有緣歸有緣,反倒是緣份的背後,到底是份深緣淺緣善緣孽緣?以及這段緣份的關係,隨著時間會更好轉抑或更惡化:顯然箇中必須靠著雙方之間,如何絞盡腦汁巧用智慧的經營與維繫。否則就算是表面上甚或稱謂上再親的關係,還是極有可能呈現稱謂與關係不對等的輕重反差。

   因此,惜緣的先決條件,是雙方當事人都必須認清,這段緣份從釀生到存在的難易與價值,進而進入到日常生活的互動中,願意試著用更有教養的溝通修辭、更有禮貌的言行舉止、更加體諒的易位同理,以及更加珍惜的進退應對;這樣一來,才算是真的惜緣與真懂何謂惜緣的緣份守護者。

   所以說,關於惜緣,說來容易,可想認真做來卻是何其之難。

UAM

圖:惜緣,說說容易,真要打從心底認真去做,卻是何其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