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父母最不想經歷的經驗之一,就是半夜聽到隔壁房間的孩子突然驚醒哭叫,眼眶含淚,告訴你他做了一個很可怕的惡夢。孩童的惡夢結束了,但這對半夜被迫起床的父母而言,卻是惡夢的開始。

但是,做夢是很正常的。每個人一個晚上都會做四到五個夢,有些是好夢,有些的夢不是那麼的好。只要不常做惡夢,六個月大以上的孩子都有可能因為惡夢而驚醒。

BED

當孩子一到兩歲時,每天的日子是充滿驚奇的,因為他們正離開父母探索這個全新的世界。兒童精神科醫師拉菲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經歷自己的情緒,也是他們想像力最高漲的時候。他們開始學走路,開始發現這世界很刺激也很令人害怕。尤其是尿布訓練,這會帶給孩子極大的壓力。]

刺激造就了夜晚的惡夢。夢境是人的潛意識,如果孩子做了惡夢,那代表他正試著努力要讓身邊發生的一切事情合理化。但是,當孩童分不清惡夢不是真的時候,父母最大的考驗是要告訴孩子這件事情。專家建議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夢境是我們腦中的圖畫,我們睡前腦中會想很多事情,有時候這些事情就會變成圖畫,我們有時可以控制這些圖畫。因此,鼓勵孩子在睡覺前想一些有趣快樂的事情。

為何會有惡夢?
兒童精神科醫師拉菲說,有時太過恐怖、寫實的電影會讓小孩做惡夢,太大的音效、白天太刺激的活動都會讓孩子做惡夢。有時惡夢是因為生活中重大事件的發生,像是親人的死亡或別離,甚至剛搬家、到新學校、母親回職場上班,家中多了新生兒,這些對孩子而言都是大事件,他們對這些事情很敏感,即便他們不會跟人詳述心情,但會在夢境中顯現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讓孩子盡可能的瞭解發生了什麼事,幫助他們應對這些變化,讓他們談談心中的想法還有心情。更重要的,要讓他們知道這些事情的發生不會改變你們對他的愛與關照。

以下有幾個實用的方法幫助孩子遠離惡夢:

  1. 布置一個溫暖的窩-盡可能讓孩子照自己的方式布置房間,若他們感到在房中有安全感,就比較不會做惡夢。
  2. 讓上床是件舒服的事-不要讓孩子帶著負面或哭著上床,若孩子常常是在恐懼害怕憂傷中上床睡覺,睡覺對他們而言就是件充滿壓力的事。
  3. 建立好的睡眠儀式

上床睡覺前半小時,就準備好一切睡覺前該做的事。刷好牙、換好睡衣等等,讓孩子習慣上床前的準備,預備好睡覺的心情。

 

參考資料:

Safe in Bed: How to Deal with Your Child’s Nightm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