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412日,衛福部的「少子化辦公室」掛牌了。說是要力拼生育率從1.1回到1.6,也就等同每年要多九萬個新生兒。這個目標,被政論節目主持人趙少康大大批判了一番,直說是:「亂講一通」。政府想要面對少子化的危機很好,但這問題應該不是搞個辦公室就能生他個九萬的!

最近收到朋友傳來的一個影片,我上網驗證一下,不少媒體也有相關的報導。那段影片一開頭就提出了一個研究數據,根據這個數據,一個文化若要延續25年,該族群必須有2.11的年生育率,如果這個數字低到1.9以下,那對於文化的衰敗將出現不可逆的結果。這部影片陳述的主體,是歐洲與美國大量增加的伊斯蘭人口。在生育率上,當地的基督教徒或白人都遠低於伊斯蘭社群。當然,這是一部由基督教或天主教相關的單位提出的宣傳影片,目的顯然包含著對於基督文明族群人口衰退的擔憂。而臺灣的媒體也做過類似報導,說是到了2040年法國恐怕就會成為伊斯蘭國家了!

這些訊息,對照臺灣的少子化問題,有兩點可以說說。首先,少子化確實是一個全球化的議題,別說常被臺灣拿來當作前車之鑒的日本了,就連歐洲也都籠罩在這樣的壓力下,且包含著巨大的文明衝突因素。再者,相對於歐洲白人社群,想來大量伊斯蘭移民的社經地位應該都不會太好,也就是說窮歸窮,孩子照樣生一堆。是啊,生養、生養,我們或許會認為生了他們不一定好好養,但正值大選的法國,准不定在23年後的現在,出線的就是一位伊斯蘭總統。

所以,臺灣面對少子化問題,先得理解這挑戰不是那麼容易克服的,它確實是一個國安問題,但解決的手段恐怕不是現在講的那些就能搞定的。臺灣現階段的研究都顯示,政府每個月發育兒津貼、減免幼兒學雜費與增加托育能量與質量,是年輕的父母親最大的生育誘因。但即便我們不說過去臺灣窮兮兮、孩子都自己帶的年代,隨便一家至少也生個三、四個,就說現在歐洲的伊斯蘭族群在相同的補助誘因下,即便本身經濟條件不及當地白人,他們卻硬是生得比別人多很多。

KID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臺灣生育率的下降,除了經濟與托育誘因不足之外,看不到的支撐消失,才是真正的主因。而這個見不著的主因,就是鄰里或家族的支援。小時候住在村子裡,即便是四口的小家庭,爸媽要是有事,村裡的其他父母自然是照顧的補位者。當過父母的人都知道,日常生活真正的挑戰,都是在托育中心與幼兒園放學、把孩子接回家之後。那麼,對現在夫妻都必須上班才能維持生活起碼開銷的家庭來說,一天的疲憊在下班後還得進入第二回合更艱辛的戰鬥。當然,這就是作父母應該承擔的責任。可是,再會閉氣你都得浮出水面換口氣吧?我們可以想想,如果一對沒有額外支撐的年輕父母,就這樣從孩子零歲起,一直得下班後帶孩子、放假再全天去陪,一點喘息的空間都沒有,還得處理所有的家事,這還能有日子過嗎?夫妻的情感還能維繫嗎?周邊結婚的同儕看到這種慘狀,會想生那才奇怪!

我們三不五時會看到社會新聞,失控的孩子慘遭抓狂的家長痛揍而上了版面,有的小孩甚至連小命都丟了。這時,大家就會千夫所指地狂譙那個犯事的爸爸或媽媽,但我相信,這些暴走爹娘除非是吸毒,否則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都承載了外人難以想像的壓力。這時候,幸運地有額外支撐的人,或許是祖(外組)父母可以替手、更多的是家中可以請得到(且多數都是非法)外勞的爸媽,也往往會跳出來在對那些被生活逼到死角的「虐子」爸媽踢上兩腳,風涼地講自己也為人父母、也得帶孩子,怎麼就不會這樣。

沒有能從育兒壓力裡喘口氣的父母,哪來想要給國家生孩子的夫妻?當社會結構變遷後,我們的文化社群已經不是一個適合養育孩子的環境了。家族不再是社會支撐的基礎,鄰里更是最相近的陌生人,絕大多數的年輕父母在育兒上都得自我奮鬥。那更別提,這個社會提供的托育能量,要嘛太少、要嘛太差、要嘛太貴。且教育改革撤地底失敗,孩子之後上學,更是父母的巨大挑戰。還外帶這個社會,實在是亂七八糟、是非不分,多少邪惡假改革、進步之名招搖撞騙,讓國家的經濟發展、人民的未來希望都成為權力者的犧牲。

少子化的本,很難治。某個程度我們可以說,天道自然,人少到一個程度,定然會有新的補充,只是就算同文也未必同種罷了。但要治標,政府也必須多拿點真正的誠意。如果沒法兒拿大錢做補貼,至少在稅賦上,給予0~18歲的未成年被撫養人口高到讓人很有感的特別寬減額,且別排什麼富了。人都沒了,有人生就好,不是嗎?且生了不是養到上小學就算了耶!再者,除了上班時間托育、幼教機構質量均需提升之外,也讓年輕父母可以容易找著家事工來維繫與分擔家庭日常所需。更直接講,與其讓有錢人可以有門路請外勞來非法幫忙帶小孩、做家事,不如讓大家都可以透過合法的管道去找需要且合用的幫手!如此多一點支撐,在育兒與生活當中多一兩口喘氣的機會,如果可以負擔的起,相信年輕人或許更有圓滿自己人生的動力。

至於喊口號拼生育率,拜託,官僚系統自己門關著寫寫報告就算了,別拿出來讓大家看看政府怎麼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