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558-428=?

小學生都知道上面那個等式的答案是130,同樣的,也都清楚428小於558,沒有人會有疑義。如果你問一個小三以上的孩子說:「媽媽每個月給你的零用錢少了130塊好嗎?」相信應該沒有一個孩子會說好,更不會有孩子沾沾自喜地說:「超爽der,我媽一個月扣了我130耶!」

這,應該是正常人都明白的事兒。少了130,小孩一定不高興,那如果單位是億元新台幣呢?有哪一家上市公司的CEO會在臉書PO文講:「我推掉了A客戶而找了BCD…等客戶,然後公司從年收558億變成年收入428億,請大家講我好棒棒,替我拍拍手!」這樣的上市公司經理人,能撐到等一下就要開的股東會嗎?當然不行!於是乎,他可能就會講:「我們雖然不服務A客戶了,但經由擴大客戶群,有了BCD…等客戶後,公司賺了428億。各位,我真的好棒棒,請替我拍拍手!」然而,問題逃得掉嗎?任何一個股東、基金經理人,翻一下去年的財報的就理解這是個謊言了。丟了130億業績的執行長,還能混下去嗎?這就是數學的用處。

但一遇到政治,數學似乎就成了廢物了。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開心地宣告東南亞旅客大幅成長的訊息,但觀光局的資料明確指出,陸客的消失對沖蔡總統口中增加的新客源,臺灣的觀光業卻還是呈現了130億的收入缺口。難道,蔡總統的臉書真是個人歡喜在經營嗎?一個國家領袖對於爭議性、且嚴重出現衰退的產業,要「報喜」也不查一下政府的「財報」或相關資訊?總不會是看不懂這麼簡單的等式吧!

市場的狀況很差,這是事實。作為店面的經營者,我跟那些不斷被臺灣部分人口誅筆伐、認為是觀光業罪惡淵藪的「一條龍」連一條蟲的關係都沒有,甚至也不是觀光業。但,不要說我了,年輕的同事都清清楚楚,情況很糟糕!臺灣有多少個百億產業?因為政治意識形態去讓觀光業破掉一個超過百億的收入大洞,然後禍及大量的餐飲、運輸、零售通路產業與就業人口,然後還一堆人咬死「一條龍」,認為有所批評者都是想靠這種「惡質」的模式吃飯,臺灣的理性在哪裡?

MET

網路上至今都還有人瞎掰「陸客購買力低弱」的鬼話。但事實是依據觀光局「104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前3季調查結果顯示,陸客每人每日平均消費金額為232.15美元,高於日客的221.45美元;其中在購物費部分,陸客約122.78美元遠高於日客的40.06美元。所以,去年開始陸客大幅減少後,百貨公司的櫃姊就體會到一瞬間業績調三成了急凍。連帶的,今年過年全國商圈總會統計,消費最旺的春節檔期,臺灣兩百多個商圈總業績跌幅達四成。我們所在的這個商圈,即便還可以看到許多非陸客的外籍觀光客,但平均而言,春節至今業績都掉了三成。這麼嚴重的衝擊、這麼巨量的破口,哪裡是消費力真正薄弱的東南亞觀光客補得起來的?

要改變觀光業的體質,當然OK;不要那種「一條龍」,當然可以;要搞深度旅遊,那是一定。但,如果這是一個針對臺灣觀光產業體質的休克療法、震盪療法,總統請誠實!唯有很清楚地告訴國人,我們少賺了這麼多,連觀光業以外的許多產業都產生了嚴重的衝擊,但這是必須的,因為政府可以保證痛過之後,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同時,更好是什麼?怎麼做?必須端出來、看得到,讓大家有信心去撐過這樣的煎熬。至少,請用行動(不是用嘴或文青口吻的筆觸),去拼經濟給我們看。

但,有嗎?抱歉,沒見著!虧了130億還可以這樣說嘴,讓人感覺連基本的訊息都要蒙蔽,連數學加減都想裝不懂,哪能給國人信心?更不用說,教育了一堆光會用嘴講要改變、連數據都不願正視的「基本盤」,這些不願面對事實的人,會是台灣解決問題的希望?我是絕對不會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