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Photo Credit: Pexel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自從去年年中,在體制外就學的女兒上課的所在地換到內湖區後,面對送完她後去上班的通勤路程,一向使用大眾交通工具的我,便開始思考以UBike回大安區。對我而言,這不但能避開擠車的不舒服,還能趁機運動,和樂而不為?

要這樣通勤,自然首先考慮臺北市的河濱自行車道。距離上次常態騎車已經相隔近10年,對於車道的印象已然陌生,摸索了一陣之後,才掌握每天適宜的路線。且畢竟是要回去上班,時間是必然的考量,所以必須連接到街道上的自行車道。然而,相對於河濱車道的順暢程度與空氣品質,每日行程後半段的一般道路總讓我難以紓心。加上對於還沒騎過的河濱車道非常好奇,直想一探究竟,於是便想著有一天要好好地在河濱車道上暢快向前。

沒成想,這機會來得倒快。在剛放寒假後的週日,女兒班上要辦一趟自行車之旅,路程是從內湖美堤河濱公園出發騎到大稻埕,目的則是讓這學期在學習認識自己生活所在城市的孩子們,在戶外貼近這城的山水、地景。一直想好好騎一趟的我,自然開心地陪公主騎車。

孩子的老師規劃的路線,真是讓我好好地認識了環台北市的大半車道。從美堤出發後往東騎,這跟我日常向西從大直橋過河的習慣不同,讓我深感有趣。跟著孩子,我還是第一次造訪內湖的極限運動公園,還真是感覺自己有點LKK了。而再向前,到了彩虹河濱公園時,一大片的向日葵花海鎮欇了我。真是從沒想過,在高度都市化的台北,有這麼一塊迎風向陽的黃金花田!

過了麥帥一橋到左岸,一路向前的車隊在通往圓山花博園區的引道時,發生了一個小意外:一台車爆胎了。在緊急通知維修救援後,大家便原地等待。有意思的是,來救援的小哥半天找不著我們,時間也就隨之延宕。這時,等著無聊的孩子們,自己自動地娛樂起自己來。幾個小孩也不喊無聊、不煩大人,自己騎著車來回,不亦樂乎。或許,這也是體制外相對重於啟發的教育方式可以帶給孩子的收獲。

修復之後,車隊便向社子島出發。在社子島的路線上,因為一小段的施工,必須下河堤。看過一般小學生集體移動的我,原想這幾個孩子連人帶車必定讓人緊張至極,沒想到他們的自控、互助與行動能力,還真是水準之上。大家循規蹈矩地按照大人的指導,一人一車安全地下到一般道路,穩定地等待全體就序才向前,實在不簡單。

到了社子島,老師帶著孩子去看河口的生態,孩子們直接接觸到到招潮蟹、彈塗魚,這應該比只在課本、影片中看到的學生要更能理解吧!而再往前的路程,即便疲憊感已經爬上的每個人的雙腿,但孩子們都能堅持不懈地奮力向前、到達目的地。

這趟超過30公里的自行車之旅,一方面讓我搞通了原本印象模糊的河濱車道路線,一方面也看到孩子們自在且充滿毅力的表現。一向因女兒外放表現而擔憂的我,因為這趟有趣的校外教學,理解了她自然且有能力應對生活的一面。我想,收獲最多的,是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