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市議會備詢時,面對市議員對於這兩年來台北市幾大商圈的沒落要求提出解決辦法以舒緩這些知名商圈的倒店潮,柯市長的回答是:「還沒開始想」。

對於這個題目,我想我有一些些的資格可以講一些些的話。一方面,我是店家;另一方面,我也是政府在執行這些「活絡」商圈政策時的承包商。若要用「玄學」的角度來打比方,就像個靈媒一樣,可略通不太相互理解的兩造。

面對柯文哲的「想一想」,其實我要講,別想了!我們的政府首長,有幾個是做過生意的創業者出身?幾乎一個都沒有吧。而這些振興計畫、輔導方案,事實上都是基層的公務人員,坐在辦公桌前用電腦打出來的,沒錯吧!這種結構面,要振興、要輔導,不好意思,在下看了十多年,結論就是「閉門造車」四個大字,成功的也不過熱鬧有餘,多數的說句「浪費公帑」也不為過。

商圈幹嘛的?做生意的!什麼是生意?就是「生動的主意」。要生猛機動的好點子、真作法,才足以回應市場、創造獲利,這是官僚系統以安全及政治正確為尚的閉鎖式思考辦得了的嗎?此時都愛說大數據,但要知道,當大數據發生時,再快獲知,都已是「驗屍」了,能找著「死因」的已經是好「法醫」了;然而,面對一具「屍體」,誰能成為能治病救人的醫生?

這跟顏色、立場、誰當家都沒關係,而是官僚系統的性格所致。

台北市最經典的案子,就是之前市府大推「康青龍」,卻因此一刀斬龍,讓以龍泉街為主幹的師大夜市,成了紛擾之地。這就是官僚系統無法掌握市場的血淚教訓!15年前的師大夜市,那真是美好。大學城周邊的小所在,精緻、獨特。在風格特殊、待客極有個性的咖啡館喝完咖啡,出去後可以走街竄巷地一家一家流連於內容迥異、風情不同的小店,逛累了無論是異國小館或平價夜市,皆可依君預算、滿足口腹,轉個彎在那小小的車輪餅店買個CP值爆表的餅,真是天龍國人平凡卻又深刻的幸福。但,這一切,就在公權力大推後,玩完了。

之所以如此,就是政府沒考量到人心。一旦以稅金投入加碼,等同政府作多該地;這時,第一個會動的就是租金。但這些商圈,既非信義計畫區、更非紐約第五大道,原本進駐的都是獨立小店,哪堪店租這般狂漲。能接下正面大店的,一下子就都會成了資本相對厚一點的商號、或是獲利更高的賣家。連鎖效應一起,一方面整個街區大量地「連鎖店」化;二方面餐飲敵不過服飾,便會往巷子裡竄。且因公部門的炒作,短期內消費者人數暴增,社區的生活品質猛降,衝突、不滿便會發生。緊接著,因為大量的連鎖店、大品牌進入後,原本商圈的特色消失,就跟其他的商業區、百貨公司沒啥兩樣了,消費者自然退潮。沒落,就此展開。

如師大商圈,那樣耗時許久,堆疊了數代才營造出了風格,要破壞掉,一年就搞定了;但要復原,又不知是多少的時間?而公館、五分埔,同樣面對了這樣的情狀。在地的特色,在我們的社會中是極度不被尊重的。官僚系統的角度,就是砸錢去表示自己有辦事,但砸下去的,有幾塊中了刀口?粗淺的民調、數據的膚淺解讀,生出來的就是不存在或至分不出輕重緩急的需求。加上大家都愛抄,哪樣好賺就一窩蜂,搞得一個個市集都長得一模一樣,消費者自然就膩得快。
更不用說,這幾年來電商的興起是潮流,實體消費如果不是真的特別不可取代,要讓客人上門越來越難。現在,就連餐飲外送都越來越夯了,出門消費得有更多的誘因與動力。那麼,要讓商圈活過來,豈是上自經濟部、下到各地經發局關起門來交功課的心態能夠應付了事的?與其猛下稅金跟因循那難以撼動的僵化思維推出輔導案,不如鼓勵各商圈成立更有效、更足以立即反映市場的自治會。以參與式預算的作法,讓自治會透明且同受會員及政府的監督,直接針對商圈的需求做出反映與調整,並給予公約立法之權利,來保障其獨特性與降低租金衝擊以求多贏。

但,這要走到這一步,主政者的魄力要足、手腕要好。且,若台灣整體的經濟狀況就是不行,這也未必能產生足夠的振興效應。走筆至此,看著自己待著的商圈,我想,自立自強為先,自己先好好加油吧!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