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論壇報主筆】 Photo Credit: cherylt23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台北市教育局去年底廢除「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怎樣安排孩子寒假期間的作息,成為家長和老師無法迴避的挑戰。開始放寒假了,希望在這時候能夠與一般家長和教師共同釐清我們在當今社會遇到的一些困境,並期待找到可行的出路。

從時間貧窮到時間脫貧
哈佛大學行為經濟學家艾爾達(Eldar Shafir)與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森迪爾(Sendhil Mullainathan)進行實驗,分析貧窮對印度蔗農的認知與心理的影響,發現經濟匱乏限制注意力與自我控制,造成「認知頻寬」的窄化。另一組實驗針對普林斯頓的高材生,他們面臨的不是金錢的貧窮,而是時間的貧窮,由於必須在有限時間內正確答題,使得許多學生深感壓力,以致無法妥善思考。

現代人緊湊的生活步調,讓父母、孩子都成了時間的窮人,尤其是孩子,在被塞滿的行程中,容易失去自主思考與自由創意的空間,要如何避免僵化的寒暑假作業,確實是個大挑戰。

台灣社會的新興教養腳本,日益期待父母用說理、溝通等方式與孩子互動,並花費充分時間來陪伴孩子、交流情感。然而,由於時間資源的匱乏,使得父母的認知頻寬與情緒容量耗弱,不免出現理念與實作的斷裂,甚至不知所措。

由於這不只是屬於個人層面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社會制度的改革:托育公共化、落實勞動權益保障、促成家庭友善的職場文化,以及教育制度與學習文化的改造,特別是父母和老師可能首先學習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和孩子一起邁向「時間脫貧」,應該是非常實際的第一要務!

從客觀疏遠到建立群體
然而,如何能跳脫主流課堂的一些盲點,鼓勵學子能夠主動學習,對於求知有新的態度,卻也持續困擾許多師長。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作者巴默爾(Parker J. Palmer)在「教育背後的教育」一節,不厭其煩地解釋主流的慣行教學焦點,始終是向外的─外在的自然界、歷史、某人對現實的看法。課堂裡的現實,教師和學生內在的現實,被視作無關緊要。這是我們從小到大所學到的求知方法,這也表示,憐憫這一類的美德,心有同感的能力,都在學校裡被「教丟了」,取而代之的是客觀和疏遠。

巴默爾強調:我們若是相信,求知需要「知者」和「所知」建立個人的關係,就會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和世界有互動,而不是遠遠觀望。真理不是有關現實的說法,而是我們和世界所建立活生生的關係。

慣行教學法不僅沒有群體的生存空間,甚至是反群體的,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彼此競爭的。難怪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沒有能力在這世上進入並幫助建立群體,只知道把競爭的習慣帶進人生的各種關係。我們應該創造出能鼓勵學生建立群體的課堂,學生就會比較有能力運用知識去重新建立群體。

這些批判是作者於一九八三年時針對美國的教育所作的反省,現今台灣教育界似乎仍陷在這個困局中,我們需要出走!

新事不真 真事不新
台灣許多家長,惟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小小年紀的孩子早早參加各種語文才藝科學的課程,常常帶來反效果─讓孩子對所有知識「冷感」,沒有想像力、沒有熱情、沒有主動求知的動力,卻像是儲存龐大資料的「硬碟」。

一九七八年,七十五位歷屆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有人問其中一位白髮蒼蒼的學者:「您在哪所大學或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出人意料地,這位學者回答說:「在幼稚園。」

「您在幼稚園學到些什麼呢?」學者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基本上,我一生中所學到最主要的東西就是這些。」

西方有句諺語:「新事不真,真事不新」(If new, not true. If true, not new.)聖經也說:「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道書一章9節)在看似不斷變遷的現代社會,有些最底層的根基其實並不會改變。

邁向全人教育
永續發展先知舒馬赫在《小即是美》書中談論教育時,強調:只有當教育能產生「全人」(whole man)時,它才能對我們有所助益─他一定會真正碰觸到核心所在,不會懷疑他的基本信念,亦即對他生活意義與目標的看法,他的生命行徑會顯現出由於內心清明而形之於外的行事若定。

祝福台灣的孩子能夠受到全人教育的滋養引導,迎接未來的橫逆與挑戰!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和孩子一起跳脫僵化學習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