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Dr. Phoebe

一直想著要寫 秋紅的蓋茲堡續集,一晃眼九月已經過去。美國紛紛打起萬聖節的廣告,連中秋節也跟著過了 (但聽說台灣被颱風入侵,所以沒看到十幾年一度的血月侵蝕)。

加州現在的天氣是攝氏三十度,一點秋意的跡象都沒有,感覺上還在過著漫長的夏天。美東已經開始有了秋天的感覺,就是楓紅滿天,落葉遍地的場景。

待過紐約的八年中,造訪華盛頓DC不逾十次。但這次是為了慶祝公公的六十大壽舉行的家庭溫馨小旅行 (第一次幫婆家規劃行程,領隊兼嚮導),我們由紐約租車,一路開車往南。先停了蓋茲堡,之後在華府附近還車。參觀華盛頓DC並不難,畢竟它的主要景點都很相近。但最主要是必須要走很多很多路,鐵腿行來著。非常不建議開車,畢竟停車位不好找 (而且又爆貴),DC的地鐵非常乾淨方便,只要不要太晚出入通常都沒有問題。另外住的部分,由於華府市區貴到不行,我和住在當地的姊妹淘打聽,她建議不要住在市區,而是選在華府附近郊區,但還是有地鐵站的 Arlington 地區。 以下地圖來自Google 地圖。

到華府的地鐵站選 Smithsonian 站下車,因為剛好在國家大廣場National Mall的中央。先來張逆光照,圖右邊看到的就是知名的華盛頓紀念碑,為的是紀念美國國父,又是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而立。紀念碑在國家大廣場非常醒目,迷路了看到它大概就知道自己在哪個方向。

公公本身是個歷史控,平時茶餘飯後之餘最愛和我們聊美國歷史,尤其是南北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華府中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通通不用錢,這讓習慣平常隨便一間歐洲美術館就要收費二三十歐元的我來說,真的是揪甘心呀 ! 而這些不用錢的博物館,各個都小有名氣。當然讓是壽星的公公挑選,第一站就是美國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一進門就被國旗歡迎,由於美國國歌 Star Spangled Banner 的靈感來自於國旗,故而做成藝術版本放在這裡。

博物館裡面的文物就不一一贅述,只放了幾個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上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時代廣場擁吻的那張圖片成為美國近代史的經典片段。

另外美國人似乎也好愛用美國總統當作路的名字 (讓我想到台北的羅斯福路,哈 ! )。

在美國歷史博物館裡面拍到隔壁間的自然史博物館,如果你覺得眼熟的話,沒錯,這裡也是博物館驚魂夜第二集的拍攝地點。

回到國家大廣場上,此時秋風吹來,散步起來其實是很愜意的。

我們這天先參觀由華盛頓紀念碑以西的景點,以林肯紀念碑為終點 (第二天再玩紀念碑以東的景點,這樣走起來比較順路。)。首先碰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紀念碑,共有56根柱子環繞噴泉而成。

這是逆光照版本 (有後製過),56根柱子包括美國的五十州,另外加上關島、波多黎各、美屬維爾京群島、美屬薩摩亞,以及菲律賓自治區。

北面的柱子寫著大西洋,南面的柱子寫著太平洋。四個銅柱支撐四之代表美國的老鷹,四隻老鷹拖住代表勝利的冠冕,地板上則另外雕刻陸地、海面、及空中的勝利,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繼續往西邊前進,就碰到大名鼎鼎的倒映池。別小看這池子還有悠閒的鴨子在划水,它可是見證了美國歷史的改朝換代。1963年馬丁路德金恩那篇打響黑人平權運動的 “I have a Dream” 的演講,就是在這個池子旁邊舉行,由二十五萬人擠在這池子旁邊聆聽。46年之後,在 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是選在同一個地點,由四十萬人見證第一位美國第一任黑人總統就任。同一攤池水也在電影阿甘正傳裡頭出現過 (女主角珍妮踏著池水去給阿甘一個擁抱令我印象深刻)。

繼續往西邊走,終於走到林肯紀念堂了。雖說這時已接近黃昏,但人潮依然洶湧,畢竟這可是美國代表人人平等的紀念堂之一呀 !

坐在紀念堂中央的林肯雕像。林肯是少數在美國歷史上一致頗受好評的好總統,尤其在任內廢除奴隸制度,為推動黑人平權的運動的先驅。可惜最終遭到暗殺,令人扼腕。三年前名導演史蒂芬 斯皮爾伯格主導的電影 “林肯” (Lincoln),很寫實了描寫了他的故事 (後來飾演林肯的男主角丹尼爾 戴-劉易斯也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紀念堂裡也放了林肯家喻戶曉的蓋茲堡演說。

華盛頓紀念堂夕陽西下的倒影。

林肯紀念堂看完之後還有點時間,我們順路往東北的方向走去,中間穿過秋意正濃的公園。

往東北的方向走,就會碰到越戰紀念碑。

在越戰紀念碑前面,大家的心情都肅穆起來。紀念碑上寫滿了都是因越戰而喪生的軍人名字。許多家屬也會放小卡片,鮮花,娃娃等等致意,看到每個刻劃的名字都代表著逝去的生命,就倍感淒涼,每一個名字的後面都代表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親人永遠的追思和懷念,在夕陽的餘暉之下空氣中洋溢著些許的惆悵,也感受到生命的短暫與不可測。

黃色和橘紅色的點綴之下,樹葉透露著秋天的氣息。

踩著滿地的落葉,踏著夕陽的餘暉,結束了我們在華府行程豐富的一天。

(以上歷史資料參考維基百科)

更多Dr. Phoebe 的文章在 http://drptraveling.blogspot.com
加入Dr. Phoebe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drptraveling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