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李幸
1998年,上網不久,有記者採訪,問上網除能收發電郵外還能幹什麼?其時網上東西不多,中文尤其少。時人有歎,高速路修好,跑的車太少。網速亦不快,用電話線加“貓”(Modem,數據機)接入。不過當時的好處也有,即無封鎖。常看北美的江湖中文網,有兩個主頁,一為中國政治消息評論,二為世界風情圖片。圖片速度慢,就打開一堆視窗,慢慢下,幹點別的事,再回頭從左到右點開欣賞。大概看了半年,封鎖來了。一怒之下,幾年不看網,當然也因為網速始終不快以及生計忙。
儘管如此,還是對互聯網前景看好,記得當時回答記者,今後可以上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啊!
其實至今沒有動動手指流覽該館網頁,而是在西元2015年8月19日,抬腳動身到了此地。
(來得算早,之後就人滿為患了)
紐約曼哈頓分上、中下城,第五大道在中城的一段因為多美術館,也被稱為“藝術館大道”(Museum Mile)。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在中城,中央公園南邊的第五大道西側。逛她,應是件極累人的事,只是當時因入迷而不覺——從早到晚只瞧了個大概,根本無法稍為琢磨。
該館主館分19個部,還有一個分館在曼哈頓上城,主要是歐洲中世紀的東西(愛屋及烏,過兩天也去了)。先看的是古埃及藝術部分,震撼——
(被這女孩迷住)
(把人老屋搬來了)
大都會藝術館布展頗多靠實體,其中一個“天井”,可以感覺從前空間。室內也做得讓人身臨其境。
繪畫及印刷品部自然是要看的,但是東西實在太多,看得頭大。
維琪百科介紹:雖然其他館部都藏有大量繪畫及印刷品,但是繪畫及印刷品館部專門收集北美與西歐在中世紀之後的作品。現在,該館部藏有超過11000幅繪畫,12000種圖冊。
當時以為進館拍照會受限制,沒帶相機,結果發現毫無遮攔,趕緊掏出手機拍。美國人大氣,搞得我懷疑看的不是原畫。記得在臺北故宮,玻璃框住的東西都不讓拍,派很多監督者,感覺他們也累。
(美國近代雕塑家的,似更迷人)
(可直接做電影場景吧)
(古典的東西太多,不知拍啥好,回來發現手機裡幾張是現代的)
中國藝術展值得一記。展名“中國 鏡花水月”——“中國 夢”?感覺他們也搞春秋筆法。雖有華裔藝術家參與,但沒有大陸的,就隨他們折騰了。
感覺挺中國,挺現代,一招一式都是中國元素,偏向高大上的路數,沒看到大陸流行的“玩世現實主義”那一路。
有一處在重複放著張藝謀電影《十面埋伏》裡章子怡的武(舞)功片段。展廳的主體是用白色發光材料做的“竹林”——只有逃出埋伏的人才會有此靈感。
(無語)
(“竹林”旁邊是著名的他們扒走的元代壁畫)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