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香港、台灣同樣背負殖民地的過去,卻衍生出不同的建築面貌。透過香港建築師學會主辦的「築.跡-香港建築展」,我們可看到雙城的歷史,如何帶來不同的建築特色,又如何與當地的傳統建築拼發出火花,產生新的建築風格。

殖民地的歷史為香港帶來中西合璧的城市面貌。以宗教建築為例,香港既有華麗精巧的歌德式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藉高聳的尖塔、絢爛的尖拱彩玻璃花窗和天然光的引用,表達對天國的嚮往;在不遠處亦有一級歷史建築回教清真禮拜堂,用上清真寺的典型拱形正門、拱頂、幾何型裝飾圖案和呼拜塔,為香港穆斯林提供聚集的地方;在灣仔則有具尖端穹項、對稱佈局的錫克廟,守護隨英軍來港的錫克教印籍社群超過一世紀。

隨著不同時間的推進,香港的建築也呈現不同的運用特色。以西方人聚集的中環為例,建於1892年的藝穗會本是儲存牛奶和冰塊的倉庫,其紅磚配白色灰泥批盪的愛德華式風格建築具古典文藝氣息,與同區華麗的巴洛克建築(如舊大會堂)和典雅的新古典建築(如前法國傳道會大樓)互相映襯;至1930年代,世界的建築風漸漸脫離古典風格,於是中環有了由巴馬丹拿設計、走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的第三代滙豐總行,以俐落的垂直線條彰顯氣派;到1960年代落成的大會堂,採用更加簡約的包浩斯風格,講求實用性和簡潔線條,兩座方盒子一高一低與方形的公園,成為香港的現代主義典範。

在西方建築風格為城市帶來新面貌的同時,香港亦保存了很多傳統中式建築。當中有華南士紳府第 大夫第,它採用合院式設計,建築物主次分明,門廳及中廳均置於明間中軸線上,極為工整,更以優質青磚及花崗石條築砌,用大量雕刻、壁畫、泥塑、陶塑甚至清光緒帝御賜的牌匾作點綴,極為珍貴。香港人在建築選材上亦甚有智慧,以民間盂蘭盆會的大型竹戲棚為例,選用的竹枝輕便但柔韌性和拉張力極好,讓竹棚整體結構十分穩定,更可以建成不同的型態和模樣,同時易建易拆,處處表現中國建築的優秀傳統及智慧。

在香港這個華洋雜處的地方,融合中西建築文化和技術的「中國折衷主義建築」更是合適。以東半山著名的家族大宅「禧廬」(現稱景賢里)為例,它巧妙地將座南朝北的地勢配合中國風水佈局,融合先進西式建築技術,將嶺南園林風貌與西方大宅功能空間編織起來,見其匠心獨韻,令人驚覺香港當代理念為中國文化與世界接軌的貢獻。如果有機會到香港旅遊,除了美食之外,也可以安排一系列殖民風情的建築之旅。

(以上影像來源: 香港建築師學會 )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