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程凱

新聞評論性節目,世界上各國都有,但要產出台灣名嘴這種特殊的族群,恐怕算是另一個台灣奇蹟。名嘴在其他國家稱做新聞評論員,主要對相關新聞事件提供個人見解與專業意見,評論員們多是各行各業的意見領袖或專業菁英,普遍受到社會敬重,即使難免心中各有立場,但仍儘力做到客觀公正。

在台灣,名嘴儼然是一種專門職業,這些人沒有其他正式工作,大多以此為主業,靠通告費過活、周旋於各電視台。能評論的議題則包山包海,從外太空到內子宮,大到國際情勢、小到李蒨蓉花多少錢買包包,都能煞有其事的提出「精闢」見解,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電視台的存在,縱使我們希望他們能發揮第四權的角色,促進公共討論,替民眾發生與監督政府和政治人物。但我們也理解電視台必須思考自身商業利益,唯有提高收視率,才能爭取廣告主的青睞。因此,新聞評論節目綜藝化、名嘴演員化的趨勢,雖然許多人大力批評,但也情有可原。

但既然是新聞評論節目,自然不能如綜藝節目或戲劇創作一般,在內容上可以全然天馬行空、憑空創造。新聞處理上諸如議題選擇、平衡報導、需有真憑實據等基本原則,在台灣的政治評論節目與名嘴上,卻完全遭到忽視。過去由於懼怕名嘴們的影響力,怕在電視上被修理,政府、政黨及政治人物對於沒有事實的指控或汙衊,多選擇忍氣吞聲。直到近日部分人士忍無可忍,對名嘴與節目勇於提出訴訟,透過司法機關的調查與判決,一般民眾才突然驚覺,許多長期佔據我們眼球與耳朵,一個個彷彿正義使者化身的名嘴,所講出來的話,很有可能只是道聽塗說、憑空捏造,甚或是接受其背後政黨或媒體高層指示而為之。

但筆者無意批評這些名嘴,理由很簡單,這些人的言行,許多時候並非發自內心想要攻擊或修理某些人。前面提過,當名嘴成了謀生的職業,人就自然多少會喪失自主性。我們可以想像,沒有節目通告就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如果自己是名嘴,我們是該說真話?還是依照電視台的指示發言?

也許大家注意到,近年LIVE播出的政論節目幾乎不存在,多數政論節目都改為錄影播出。但大家不知道的真相是,這是為了方便電視台確保當天撥出的內容一切依照事前擬定的劇本演出(別懷疑,真的有劇本!)。如果名嘴膽敢不依照指示發言,電視台頂多把他的發言(戲份)全部剪到,日後直接封殺,如果是你我,又怎麼抵擋這種壓力?

所以要怪電視台?大錯特錯,要怪的是每個觀看政論節目的你我。電視台既然以商業為最大考量,他們製作節目考慮的絕非社會公平正義或大是大非,他們唯一在乎的只有收視率。當現在這種不正常的政論節目製作方式,不但沒有被民眾唾棄,反而獲得漂亮的收視率之際,其他節目、公司,豈有不跟風的道理?當我們每天批評名嘴胡說、節目低俗、灑狗血,卻又每天按時收看,跟著螢光幕中的演員義憤填膺,忙著散播這些未經查證、帶有惡意的流言蜚語時,造成台灣名嘴亂象的,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原文:專欄/都是名嘴的錯?
※本文獲「蕃薯藤 yam新聞」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隨意轉載,更多請見:蕃薯藤專欄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