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食安問題不斷,最近又查獲含孔雀綠禁藥的蒲燒鰻、花茶檢出農藥、地下水假冒桶裝礦泉水等案件,還爆發出因海關收賄導致問題農漁貨銷台,雖然食安法已歷經兩次修法,政府的食品管理架構也已有一定完整度,但要如何才能加速減緩相關弊案?

過去政府對食品安全使用HACCP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系統」的管理模式,即為找出危害點,依照風險判斷可能發生的食安問題。但近年食安風波顯示出目前出現問題的並非原料本身,而是業者添加了不該添加的化學添加劑,或者使用非食品級的原料。所以這種強調事前監控勝於事後檢驗的方式,就難以掌控業者私下違法的部分,目前也僅能提高對業者的罰緩以達嚇阻作用,並透過法律制度,監控詐欺行為以降低發生頻率。

台灣目前的食品安全由食品業、獨立機構以及政府機關三方面配合,雖然政府機關已進行修法,但連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康照洲也坦言,制度久了會有漏洞產生,稽查人員的質與量也面臨不足的狀態,政府沒有足夠的人力能夠一一檢視所有潛在風險,也因此落實度有待加強。

目前為了因應檢驗需求,民間陸續加強成立相關機構,如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已經與大仁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等夥伴學校跨校成立「食品安全衛生認證中心」,為食品安全進行把關,海洋大學也成立「食品保健與風險教育中心(Institute of Food Risk Education for Safety and Health),扮演風險溝通的角色,讓民眾了解食品安全中哪些問題需要擔心。

但民眾以及業者對於檢驗機構的了解仍然不深,只要爆發食安問題,業者為證明本身食品夠安全,都會在店面擺上各個實驗室的檢驗合格報告,好讓民眾安心, 但民間某些實驗室專精食品檢驗,某些強項是化妝品、藥品分析,某些集中做藥物濫用檢驗,換句話說,藥品檢驗認證的實驗室,未必能做食品檢驗,就算是經過認證的實驗室也未必有能力做每種食品檢驗,民眾、業者不能看到「認證」字眼便以為每種檢驗都可做。

食安問題基本上需要全民一同參與,除了督促政府嚴格執法、提升自己食安知識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喚醒業者的良知,畢竟防不勝防,社會大眾需要的是一個互信的社會,而非時時刻刻質疑他人,而且從犯罪源頭著手才能降低犯罪率,同時解決稽查人員質與量不足的狀況。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