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華苑君】
嗯?怎麼動態消息上大家都有志一同?
有一篇針對Facebook的大數據研究非常引人側目,透過BBC科學記者梅奧的報導中,開宗明義指出:Facebook是否正在加速形成社會意識形態的偏見?對於我們重度使用Facebook的許多人來說,感到非常好奇,Facebook到底發生了什麼影響力?
這篇新聞是來自於這個月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Facebook的最新研究《Facebook社交演算法是否正在影響你的視野、觀點?》而研究結果指出,真正具有影響力的過濾器是用戶「自己」。
這項研究由梅辛博士與Facebook研究小組共同合作,是針對1000萬Facebook用戶的大數據研究,他們從用戶中公開顯示自己是屬於「民主派」或「保守派」的政治立場者來進行實驗研究。
有Facebook帳號的朋友,你知道什麼是「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s)嗎?你知道Facebook正在用過濾泡泡的演算方程式,來過濾你的社交圈、你喜好的資訊嗎?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Facebook動態上,總是出現某些好友分享的內容,而對於哪些資訊很少或甚至不會出現卻一無所悉呢?
Facebook正在催化意識形態兩極化?
Facebook的社交演算法大約會出現29.5%的「跨領域」資訊,也就是說,其他你所不喜歡的、沒有興趣的內容可能都會被Facebook過濾泡泡給「篩」掉了。
不僅如此,另外一篇同樣也刊登在科學雜誌,由波士頓東北大學的大衛‧拉澤博士的研究則指出,人們對於新聞「來源」的選擇已經發生重大改變,人們不僅是從社群網站中獲得資訊來源,而且會以自己偏好的內容為主要選擇,尤其是年輕人,數碼化的Facebook已經形成了另一個獨立的世界空間。
透過個人化的政治喜好與傾向來了解這個數碼世界,令學者們忐忑的是,這些研究發現社交網路可能正在戕害阻礙民主,加速造成偏見與分歧。但是,這個研究因為選擇的對象限制在公開顯示自己政治立場的人,所以還有更多沒有表明立場的人並沒有辦法了解他們政治態度上的認知與使用行為,雖說如此,還是有學者認為,大數據的研究結其誤差很小,也就是說這應該是效度與信度極的研究結果。
Facebook社交演算法其方程式的設計目的,原本是期待透過這個篩檢模式後,挑出用戶可能喜歡或點擊的資訊以增加點擊率,但是經由Bakshy的研究卻指出,Facebook的社交演算法可能催化了分化。因為Facebook的「過濾泡泡」設計是為了與用戶喜好、意識型態有衝突的資訊內容不出現在「動態消息」中,然而這個只揭露共同意見的方程式,與「民主」的概念適得其反,尤其當在政治領域中時形成有礙民主發展,加速造成兩極化的結果。
針對這些有關Facebook的最新研究結果,讓人不免好奇想追問:有多少人會跨界到不同的政治立場的社群或專頁上以真實身分暴露並表達自己的「異見」,形成不和諧與衝突?或在什麼樣的動機或情況下會表達不同的政治立場?
異次元的擬真世界擁有獨立於真實社會外的秩序
4月21日起,Facebook宣布將提供新服務,針對「你可能關心的朋友的介紹」,也就是針對用戶使用行為「投其所好」推薦類似的朋友或粉絲專頁,形成類似「物以類聚」的吸鐵效果,後續發展如何,值得持續觀察。
社會學、政治學一直都是極具豐富多元樣態的學門,同樣一個議題,每個人意見可能都不完全一樣,因此有人戲說「10個人有11個意見」,但也因此可以了解,政治學、社會學很難用科學的方式進行量化數據研究,並提出一個科學觀點的論述,自從有了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媒體後,卻把這在現實世界極為困難的資料搜集、彙整統計工作變得可以「數據化」了,這對於研究社會學、政治學等人文科學者是一項重要的科技變革所帶來的福音吧。但這也彷彿是一場「寧靜」的社會變遷與革命。
在數位信息為霸主的時代,我們生活在兩個不同次元的空間世界裡,一個是真實的世界,一個是社交媒體的「擬真」世界,兩者之間的社會秩序與系統似乎各自獨立運作,在擬真世界裡,人類的生命與意識是由「數碼」所組成,而這些「數碼」都會形成可以被計算的「數據」。但不可否認的,社群媒體的網路與真實社會的行為確實是相互影響的
當Facebook可以用大數據來研究人類「擬真社會」的系統運作時,卻同時也衍生出另一個層次的「倫理」問題,用戶資料隱私權的保護,該由誰來監管?而誰又能夠使用這些資料庫呢?無論如何,我們非常確明白的一件事是,社會的科學領域將因此有了可以交互作用的新研究領域了。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