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要是我也那麼外向就好了」、「真希望我不要這麼悲觀」或許很多人都曾經想過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想試著培養積極的人格特質(例如外向、樂觀),並使消極的特質(例如悲觀、神經質)降到最低 。

那麼,改變自己的性格是有可能辦到的嗎?由人格心理學家內森·哈德森(Nathan W. Hudson)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 發現 ,積極改變性格方面的人們,幾乎都能成功達到所希望的結果。

改變人格的訓練

哈德森的研究團隊招募了 377 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並讓他們接受了 60 個關於人格測驗的問題,以確認他們現在的人格特質。接著,便會請學生們選出他們想要改變的人格特質。

接下來的 15 週,學生們會收到一系列的「任務」,任務的目的在於推動他們實現他們所希望的人格特質改變。例如,希望擁有「外向」特質的人,便會收到任務要求參與者與陌生人自我介紹;希望改善情緒穩定性的人,便會被要求花費至少一個小時來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逐漸加強任務的難度。

通過這種設計,研究人員測試參與者是否能夠通過應對挑戰來改變自己的個性,並發現了這是有效的。研究團隊做出了結論:「學生越能成功完成任務,他們的性格特質在研究過程中的變化就越大。」也就是說:行動越多,改變越大。

4 個改變人格特質的方法

那麼,既然「改變人格特質」是有可能的事情,那到底如何真正將它實現呢?從一個內向的人完全轉變為一個外向的人非常困難,但你仍然可以根據心理學專家們的建議,做一些事情來對性格進行改變。

1. 有一個具體的計畫

美國新聞工作者和作家協會副主席明達·澤特林(Minda Zetlin)在了解哈德森的研究後, 認為 我們也可以透過如研究中的實驗過程來改變自己的性格。首先,找出自己想要改變的特質,接著為此計畫一連串的「任務」,任務的行動要具體,例如與其設定這個月要結識三個新朋友的目標,不如具定設定一個目標是要參加四個聚會或社交活動,並在每個活動中與至少 10 個人交談。

但是,任務內容同時也要符合現實,例如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很少社交,那就不要打算在一個月內成為聚會的焦點。過度不切實際的目標將可能打擊自己的信心及帶來過大的壓力,使得你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

2. 改變自己的思維

社會心理康復專家肯德拉·切裡(Kendra Cherry)指出 ,如果相信自己無法改變,那麼你就不會改變。如果你想變得更加外向,但是你認為自己的內向是一種固定的、永久的、不變的特徵,那麼你將永遠不會嘗試去改變;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個人特質是可變動的,那麼你將更有可能努力去做改變。

3. 專注於過程

心理學家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認為 ,稱讚「努力」而不是「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不要想著「我很聰明」或「我很有才華」,而應將這些句子替換為「我非常努力」或「我找到了解決該問題的好方法」。通過「專注於過程」的成長心態,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與目標的距離將逐漸縮短。

4. 假裝自己已經是那樣的人

停止給自己貼標籤。當你給自己貼上「內向」的標籤時,似乎就有個理由可以逃避那些社交場合。相反地,你可以開始認為自己是個外向的人——儘管你並不一定是,但這樣的「假裝思考」可以幫助你更有勇氣去做那些幫助自己改變的事情,久而久之,便可能「弄假成真」。

心理學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便 使用 過這個方法,他很早就意識到,他內向的性格可能會對他的學術生涯產生不利影響。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他決定在需要的情況下展現出性格外向的樣子。最終,這些行為變成了他的自然行為。他認為自己仍然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但他學會如何在需要的時候變得外向。

付諸行動,堅持下去

人格心理學家內森·哈德森(Nathan W. Hudson)的研究也發現,雖然我們可以有意地改變性格,但是僅僅有改變的想法是不夠的。實際上,不能用具體的行動來支持自己的目標似乎會適得其反,從而導致性格與所期望的方向相反。

研究團隊認為,僅僅「希望改變」和「制定計劃」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必須付諸行動,並堅持下去。

本圖/文由「 VidaOrange 生活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要是我也那麼外向就好了。」心理學家研究解密:改變自己的性格是有可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