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許嬰寧 心理師  作者:許嬰寧 心理師

有天我和個案談到,他和媽媽的早期記憶。
「我印象中媽媽很忙,我都自己吃飯寫功課。其實我都不知道有事情可以跟媽媽說。有時候一次在英文補習班,那一些國小的臭男生很無聊,喜歡亂講話,然後幾個男生哈哈大笑。有一次剛學會一個句型,要問別人喜不喜歡吃OO,結果他們突然用英文問我:你喜不喜歡吃大便(do you like to eat shit?) 我聽不太懂shit,我就愣在那,他們一直重複,然後大笑,我很緊張,我直覺就說yes,結果他們笑翻了,還開始用中文大喊:XXX喜歡吃大便!!我才恍然,原來shit是大便。」

info_img

圖 / Pixabay

「那天之後,每次去英文補習班,他們都會作弄我,但我都不敢亂回答了。只是同樣一句XXX喜歡吃大便每個禮拜都會出現,加上很多不友善的嘲笑。」

「我都沒有跟我媽媽講。」

我問他:後來呢?

「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告訴了我媽,有點緊張,也沒抱什麼希望。但是後來,我媽告訴我,下次回去補習班,要怎樣告訴那些男生。後來,那一些男生真的都沒再來弄我了。」

——————

即使如此,他還是在往後的日子裡,還是選擇很多事物都是自己來。除非必要,否則沒有和媽媽說的習慣。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媽媽很忙啊!

———————

這只是一個案例,但其實還有很多種狀況,會讓孩子選擇不和父母說心裡的話,而爸媽就根本不會知道。不會知道包括:孩子被欺負、孩子欺負別人、孩子交不到朋友、孩子東西被拿走、孩子無法專心、孩子怕上廁所、孩子看到不該看的東西,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孩子不說除了天生性格使然,或者比較粗線條以外,家庭因素和親子互動也是重要關鍵。以下這七種狀況,都可能成為孩子開口的阻力。

1. 爸媽太忙,或者單親,隔代教養:導致照顧者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大多著重在「吃飽喝飽、穿暖洗澡、準時睡覺」這些單純的生理照顧上,孩子沒有被心理照顧過的,也不知道自己缺乏了什麼,自然不會抱有跟爸媽訴苦的期待。

2. 鑰匙兒童,安親班,外勞保母:孩子很早開始被訓練獨立,或早早就被「非家屬」的人照顧,孩子會開始變成小大人模樣,很理解自己為何要獨立,還能告訴別人自己有外勞阿姨會來接、因為爸媽出差去了,他們甚至覺得自我照顧才是爸媽想看到的樣子。

3. 相處時間少,總在追著時間跑:爸媽下班後,總是極盡可能希望讓孩子快速完成該做的事情,爸媽為了害怕孩子拖延,睡眠不足,因此回家後總是打仗,拼命催促,直到孩子上床睡著,才告一段落,日復一日,少有談心時間。

4. 孩子表達能力較差,容易被打斷:如果孩子本身語言發展較慢,就算媽媽超有耐心,但在外面孩子可能也受到不少挫折,表達一定不是他最喜歡做的事。而孩子有不愉快時,通常自己也不懂原因,無法清楚陳述,若提起,反而可能會問到答不出來,那更會抑制孩子表達動力。

5. 爸媽本身也是比較內向的人:孩子天生就是模仿家,尤其在觀察爸媽處理事情的態度上,如果爸媽在對外也是過分客氣的樣子,孩子可能也會變得寡言

6. 爸媽對孩子的「狀況」易怒者:求好心切的爸媽,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是嚴父嚴母形象,不苟言笑,對表現要求很高,經常提到別家小孩的表現等,都有可能讓孩子怕惹爸媽生氣,而對於自己遇到的「狀況」不敢提出。

7. 家中另有一個很優秀獨立的孩子或一個令人頭痛的孩子:聰明的孩子,很早就懂得察言觀色,衍生出手足之間的生存方式,如果有另外一位孩子佔據了爸媽許多注意力,也會讓孩子選擇迴避。

這些因素都有可能讓孩子選擇不說,或是延遲分享。很直觀來說,只要孩子覺得說了沒好處,就不會想說。

若孩子感覺說了可能會被安慰、被幫忙、被教導、被鼓勵、被平反、或者即使最基本的,被好好傾聽,讓他感覺好過一點,那麼他就有可能會說。

對孩子來說,年紀很小的時候,也沒什麼「真心朋友」可以訴苦,大多的苦,都還是朋友搞的。若回家無法傾訴,恐怕對情緒調節造成長期傷害,演變成過度獨立、疏離、不信任、逞強的人,嚴重者,甚至在關係中會缺乏溝通的動力,因為不曾被好好傾聽,也就不懂如何傾聽別人。

什麼都不說,可能是情感壓抑的前兆。

延伸閱讀:

早上8點,憂鬱症兒子傳來一封簡訊:「媽媽,我撐不下去了,我要走了」

精神科醫師:我遇過最凶惡、殘暴的少年犯,就是小時候受過嚴格家教的孩子!

本圖/文由「BabyHome」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其實孩子不知道,不開心可以跟媽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