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俸鋼(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 Photo Credit: kropekk_pl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筆者服務的醫院,每年度都會例行的舉辦憂鬱症篩檢的活動。有趣的是,數年前就開始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當免費諮詢的攤位擺出來,前來諮詢的問題有時候不見得是以憂鬱為主。

孩子沒網路會要命
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協助憂鬱症篩檢的心理師同事就這樣對我說:「剛開始坐下來提問題的前10位,除了1個是來拿贈品的,其餘9位的問題都大同小異耶!」他們多半是憂心忡忡的家屬,為了家中某個「一直在玩遊戲」或「一直在上網」都不去找工作的家庭成員而傷腦筋,前來詢問「該怎麼辦?」

隨著「網路成癮」這樣的名詞越來越耳熟能詳,相關的行為問題也讓人更加的焦慮。但是到底這類行為的描述,足不足以在醫學上成為一個「疾病」,目前都還有爭議。

以電視為例,其實早在當年電視剛發明不久時,學界也曾出現過好一陣「電視成癮」的憂心與討論,但經過時代的演進,電視也成了人類文明的一部份,它重度地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和文化,但也因習以為常,被當成了現代人日常生活的正常現象。

因此最新版的美國DSM-5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唯一正式存在的行為成癮類的疾病,也仍只有病態性賭博一項。至於網路成癮的診斷,仍被列在研究中的範圍,其它的成癮類疾病,則都與會直接影響神經運作的化學物質有關。

只想活在虛擬世界
目前學界對網路成癮的研究,也從早期的網路遊戲,開始拓展到如臉書等類的各種社交程式。2014年底就有研究者 Homes等人針對大學生的臉書相關研究顯示,發現一旦這些大學生符合臉書成癮的標準時,他們在情緒控制上也會出現明顯的問題、容易出現酒精濫用,如果請這些大學生去做酒癮篩檢問卷,得分也顯示這些大學生有很高的機會會出現具有危險性的飲酒行為(例如酒駕)。

這類的研究也讓我們從早期將網路成癮行為與賭博遊戲這類的成癮行為,來互相類比的角度,開展到人類的社交需求。也就是人們除了在線上遊戲的過程中追求虛幻的成就感之外,也會透過速食的網路人際關係,來滿足基礎並不牢固的社交需求。

架構現實人際關係是重點
網路做為新時代的發明,它原本是一個很優秀的、更平民化的訊息傳播系統,然而一旦用虛幻的方式來製造現實世界的替代品時,也會因而讓人產生各種成癮現象。

而處理相關的問題就要了解,由於網路成癮的起因有一部份可以和賭博類比,人們會在各種網路遊戲中追求虛幻但易得的成就與榮耀,那麼引導個人將關注的焦點聚集在現實人生中的實際成就與榮耀,就能夠對虛幻的網路產生一定的免疫效果。

而另一部份網路成癮則來自於社交需求背後的虛榮,因此將個人引導進更有實質意義的人際關係之中,並且盡量摒棄過度物質化的追求與認同,就能夠避免個人因為在這類現實生活中的挫折,而時常寄情於虛擬的網路人際關係之中。

如同所有的成癮現象一般,這方面的問題預防永遠勝過治療,因此在人格穩定之前,先提早建立好架構在現實生活中的成就感與生活目標,加上有意義的人際網絡與現實中的互動能力,都可以讓個人在接觸到五彩繽紛的網路世界之前,產生足夠的抵抗力。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你的人際關係有毒嗎?當心掉入網路成癮漩渦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