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曾經說「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

知名教育學者盧勤講過一個故事:一對「神童」的父母來找她,神情中充滿焦慮、憂傷和不解。父母雙方都是大學教授,培養的兒子也智商超群:4歲就上小學,19歲博士畢業。

童年,物質享受,親子教育

可孩子畢業後,不去找工作,不去社交,天天悶在家吃爆米花和膨化食品。愁壞了家長,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盧勤點醒父母:「你兒子該吃爆米花和膨化食品時,你們沒讓他吃,而讓他學;想做事時,你們不讓他做,也讓他學。如今他學位是拿到了,可童年的缺少讓他只想吃,只想玩,不想做事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400多年前,法國思想家盧梭就給出了答案:「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主張教育應該回到自然,適應自然,順應兒童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是什麼呢?愛吃、愛玩,自製力差。如果童年時,被剝奪了一個孩子該有的體驗和滿足,心裡會留下一個洞,終其一生都在彌補。這種現象可以用「契可尼效應」來解釋。

一、什麼是「契可尼效應」?

契可尼是一位心理學家,他發現,相比已完成了的事,人們總是對那些未完成的事念念不忘,總是想辦法去完成它。

來看兩個實驗:

實驗一:

童年,物質享受,親子教育

白紙上畫著三個圓,你沒有一種衝動:忍不住想用筆把前面2個圓的線段連起來?實驗中的孩子們,很自然地拿起筆,把圓補充完整。

實驗二:

分別給被試者22個小任務,比如抄一首詩、數數、串珠子等等。每個任務完成的難度和時間大體一致。這些小任務中,有一半允許做完,而另一半則中途被阻止。
之後,讓被試者回憶做了哪些事。

調查結果如下圖:

 

68%的未完成的任務被記住了;而已完成的任務則為43%。人天生有一種對圓滿的執念,我們能輕鬆地放下已完成的事,而未完成的事被我們擱置在心裡,我們總想打機會完成它。這就是為什麼沒有在一起的初戀,總叫人一生難忘。

與「契可尼效應」類似,完形心理學中有一個「未完成情結」,指的是:那些沒完成的事件、沒有解開的情緒、卡住的能量流動不起來,像塊淤血一樣堵在潛意識裡。雖然當時壓抑下去了,在日後的生活中被隱藏起來,但是它是真切存在著的,我們總在找機會滿足它,彌補它。

推薦閱讀:比爾蓋茲:「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直接砸重金他們終將一事無成」

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主角威利•旺卡的爸爸是一位牙醫。為了保持他的牙齒健康,爸爸從來不讓他吃糖和巧克力,防止他偷吃還用頭套把嘴罩住。長大後,威利想吃多少巧克力都可以,但是這種對巧克力的渴望和占有即使在成年後也揮之不去。

他建了一個工廠,裡面的一切都是巧克力做的。工廠裡有巧克力瀑布,棕色糖漿河,的口香糖草地,還有牛奶糖山。

這是對小時候,求而不得的成全。事情過去這麼多年,威利想到童年,依然悲傷不已,他甚至無法順利地說出「父母」兩個詞。

有些小時候缺失的東西,在潛意識裡徘徊了太久,已經被放大,甚至變形了。看過一個網友的故事。小時候,鎮上流行一種的公主裙,華麗的粉色、藍色,誇張的泡泡袖,大大的裙擺,裙長過腳踝。穿起來,就像公主本人了。

身邊的姑娘們人手一條,她也特別想買。但是媽媽不給她買,媽媽認為那樣的裙子不實用,太浮誇了,小女孩穿簡簡單單的過膝裙,好看又精神。媽媽並不是沒有錢給她買,媽媽為她報起昂貴的補習班來,眼睛都不眨。於是她穿著過膝裙,站在公主中間,假裝一點也不遺憾。可是她心裡羨慕極了。

工作後,拿到第一份工資,她咬牙用1/3的月薪,去商場買下了一件稍顯幼稚的蓬蓬裙,她如獲至寶地抱在懷裡。但是那條裙子太莊重了,平時並不適合穿。她一直放在衣櫃裡,搬了好多次家也沒把它丟掉過。每次逛商場,看到類似的公主裙,她就走不動路,想把它們統統買回去。

她知道那些裙子,一次也不會穿,可是她就是忍不住擁有它。而她看著這些裙子,不由得泛起一股心酸之感。彷彿看到了小時候那雙渴望的眼睛。我值得擁有這種裙子。

沒吃到的巧克力,沒要到的公主裙,就真的只是對當時那件東西的渴望嗎?如果只是這麼簡單,當渴望被滿足應該就沒有遺憾了。

那些「未被滿足」的背後,折射的是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孩子通過是否被滿足,來確認父母是否愛自己?

年幼的孩子認為他們的需求都是合理的。如果當時父母滿足了自己,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收到正向的信念:父母是愛我的,我是值得擁有的。倘若經常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孩子會有被忽視的體驗:父母並不關注我,我做並不好,不值得父母愛。所以長大後,無論得到多少條裙子,吃多少巧克力,都無法修補心中那個缺失的愛。

二、「未完成情結」對我們有怎樣的影響?

1.一生在遺憾中糾纏

有些事當時錯過了就再也無法做到了,過了彼時彼地再做,早已變味了,就像過了年齡和潮流的公主裙。這就生出了深深的遺憾,這種遺憾很可能伴隨一生。有時你以為你已經忘記了,翻篇了。但是它就像一塊沒有徹底癒合的傷疤,在不經意的某個瞬間,被撕開,血流不止。在某個睡不著的夜晚,看到某件東西時,突如其來疼到無法呼吸。這會讓人生活在過去的陰影中,無法全心的擁抱當下。

2.陷入病態的彌補情結中

小時候沒得到的,長大了、有條件了就瘋狂的彌補自己。但是這種彌補往往帶著報復和發洩,來得很兇猛。像文章開頭那個天才博士,不合時宜的狂吃爆米花;沉迷巧克力的威利•旺卡等。

有時他們知道這樣做不對,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人民的名義》裡的大貪官趙德漢,貪污的錢擺滿了一整面牆。他知道貪污不對,他知道遲早會出事,但他還是不停的貪,因為從小窮怕了。

缺失的東西可以彌補,但是缺席的愛,因缺失造成的對自己的否定,造成的創傷,缺乏安全感,與父母破碎的關係卻難以復原。小時候得不到自己喜歡的衣服,成年後,衣櫃裡塞滿了衣服,可總覺得不滿意;小時候,沒有得到充分的父愛,成年以後,女孩總喜歡同一類男人,比自己年長,某些特徵像爸爸的男人。

童年的缺失讓孩子一生負傷前行,深陷過去,雖然早已成為大人,但是依然脆弱無力,做著一些孩子氣的事。

三、如何防止孩子造成匱乏感,減少未完成情結

童年形成的匱乏感,成年後很難彌補,就算覺知力強的人也要花很長的時間來修復。那麼如何防止孩子造成匱乏感,減少未完成情結呢?也不難,允許孩子成為孩子,給孩子一個豐足的童年。父母盡可能看見孩子的需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滿足孩子。滿足不單指物質方面的,還有愛和陪伴。

做童年該做的事,不要過多控制

孩子該玩讓他玩,不要整天逼著他學習,放假也塞滿補習班;糖、巧克力吃多了不健康,但是還是得允許他吃一些,一點點垃圾食品換來一天的快樂,不虧;這件衣服你覺得並不好看,可孩子真心喜歡,就給她買吧,花一點冤枉錢,給孩子一個富足的人生。

童年,物質享受,親子教育

很多人擔心,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想幹嘛就幹嘛,這樣不是溺愛孩子嗎?

如何正確地滿足孩子呢?

1.看見孩子的需求,給他想要的,而不是你認為的好的,值得的、有用的

孩子明明想買一本漫畫書,你卻認為沒什麼用,還不如買本作文書;孩子想買個貼紙,你怕他貼的家具上、衣服上到處都是,給她買了一個你小時候一直想要的搖控車;孩子想買個漫威英雄的模型,你說太貴,都夠買好幾天的菜了。很多家長說,現在的孩子太難滿足了,見什麼要什麼,有時候真不是孩子貪心,而是你給的就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那麼,這樣的付出和犧牲,再多也沒有用。

一個網友分享過他的故事:小時候物質匱乏,2分錢一要的冰糕都很奢侈;父母在地裡割稻子大汗淋淋也不捨得買來吃。但是有一天,父親特意繞了很遠地路給了一根給他吃。這麼多年了,那一直是他吃過最好吃的雪糕。這件事情他幸福了好久,寫進了小學作文,初中作文。後來去外地工作了,吃到什麼好吃的,總想著有機會帶父母來嚐嚐。

2.及時回應,痛快地滿足,不延遲滿足、不附加條件

很多人誤讀了「棉花糖」實驗:延遲滿足能力強的人更成功。於是做什麼事情都讓孩子等一等。「媽媽這件衣服好好看,能買給我嗎?」;「等過生日再買」;「你考得好就買;過年再買……」

童年,物質享受,親子教育

延遲滿足確實能鍛煉孩子的自製力。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延遲滿足是孩子自主選擇,而不是家長強制的。如果不是建議在孩子自願基礎上的延遲,不僅無法訓練孩子的自控力,甚至破壞了那件事的幸福感。孩子甚至認為:父母就是見不得我開心。

明明立刻就能滿足,為什麼不爽快一點,給孩子一個滿足而快意的人生呢?如果總是習慣性地讓孩子等,孩子也會習得這種等待和拖延,什麼事情都等一下再做。

3.需逞強和偽裝,如果滿足不了,誠實回應就好

滿足孩子並不需要父母很有錢,按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即可。父母要注意的是,你可以不滿足孩子,但是請肯定他的需求。而恰恰是這點,我們家長很難做到。為了避免羞愧,我們給自己一大堆的台階下,不滿足孩子,反而批評、否定孩子的需求,意思是你提這個要求太過分了。比如「家裡已經有10玩具車了」;「買了玩不到兩天。」這就是家長不坦誠的表現。

童年,物質享受,親子教育

相反,如果家長說:「媽媽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車,可是很遺憾,媽媽不捨得買,我還要買其他東西。」這種家長就比較誠實,你想要這個玩具沒有錯,你也值得,只是媽媽無法滿足你。孩子的需求只要被看見了,就算最後沒被滿足,他頂多當下有點遺憾,不至於形成心理創傷。

比起完美,家長更需要的是誠實。誠實表達自己的難處,孩子一般能理解父母,不會對父母產生恨意。

四、孩子的需求會欲壑難填嗎?孩子不停地吃垃圾食品、整天玩pad也由著他嗎?

為了不讓孩子的童年產生缺失感,因此童年盡量滿足孩子。但是家長們又會擔心,孩子會不會陷入另一個極端,孩子永遠不知道滿足怎麼辦?孩子不停地吃垃圾食品、整天玩pad也由著他嗎?

童年,物質享受,親子教育

除非孩子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正常的孩子一般能找到一個平衡。糖吃多了身體自然會難受,沒有哪個孩子吃到不舒服了還吵著要吃的。需求得到滿足了,他完整體驗了那種感覺,就釋然了。相反父母越限制,他越沉迷。如果隨時都能吃到糖,孩子一般不會執著於吃糖;如果父母嚴防死守,孩子一逮到機會就吃,因為吃了這一次,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吃到了。未被滿足的慾望是最強大的。

推薦閱讀:馬雲:「像我這種人進不了阿里」,呼籲學校不該像養豬場

當年,馬雲夫婦忙著創業,兒子沉迷於網游。他是怎麼幫兒子治好的呢?拿了200塊錢給兒子,讓他去網咖玩3天3夜,回來只需要告訴他,玩遊戲有什麼好處。兒子回來,大吃了一頓,睡了一天。告訴爸爸,又累又睏,身上哪都痛,沒想到什麼好處,從此戒掉了網癮。

童年,物質享受,親子教育

童年的匱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只要在能力範圍內,我盡量痛快地滿足孩子,給他一個飽滿的童年。這樣他才能生出強大的力量行走於世界。給孩子幸福的童年並不需要大富大貴,關鍵在於你給孩子「你值得擁有一切美好東西的思維」。父母看見並在意孩子的需求,就是富養孩子。

本圖/文由「媽媽經」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契可尼效應」富養不是用錢養!父母看見並在意孩子的需求,就是富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