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Dr. Phoebe

現今世代的父母,給我的整體感覺是「焦慮」和「疲憊」。那種育兒時情緒平穩zen到最高點的家長甚少見過,大部分的父母們對育兒都有種迷惘和不確定,比如上一輩直接拿棍子讓你閉嘴,在美利堅合眾國可不能這樣搞,孩子通報給老師,社會局就有權關切和介入,得想盡辦法跟孩子曉以大義並且不像瘋婆子般大吼大叫。同時想要求孩子卻又害怕虎過頭,想給孩子自由卻又害怕被慣壞,育兒沒教科書更沒標準答案,而就算你已經盡所有全力做了一切,看到某個媽媽po文或朋友分享,可能又覺得哪裡還做的不夠。

都說全球生育率降低,美利堅合眾國也不例外。若不是靠新移民的增產報國速度來支撐,可能生育率跌到谷底的速度更快。華爾街日報前陣子更進一步報導,US Surgeon General美國醫務總監Dr. Vivek Murthy表示育兒壓力大而有害父母身心健康,同時父母們也更容易感到孤單。美國精神協會指出,有近半數家長都表示時常都有排山倒海般(原文是overwhelming)的壓力,沒小孩的成人則占比26%。保險公司Cigna的調查則表示,在2021年有65%的父母感到孤單,比起沒有小孩的55%高出許多。

組 女人 男人 說 窗口 坐 傷心 支持 會議 辦公室 一起 高加索 女 哭 情緒化 聽 有選擇性的重點 病人 成人 問題 幫助 治療 年輕 信任 煩惱 心理學 健康 心理 蕭條 挫折 專業的 男性 討論 會議 治療師 不快樂 醫生 癮 光明 陽光 陽光 團隊 絕望 共享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Murthy醫師解釋,父母的壓力和孤單相對獨特,不是因為身邊沒人陪伴,而是因為必須完全為另個生命負責所感受到的無助與壓力。Murthy醫師不是建議大家別生小孩,畢竟有小孩的甜蜜和喜悅的確存在,只不過和焦慮與壓力交織並存。他建議美國社會應該想辦法減輕父母的重擔,著手長工時、育兒費用攀漲、學校槍案等問題。Murthy醫師點出,「這個世代認為育兒該是單打獨鬥,而非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的目標。家長們其實更需要其他家人朋友甚至的支援。」雖說上個世代也有經濟壓力問題,但是這世代的家長還得擔心社群媒體、校園槍殺、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問題。父母再精明也無法完全控制孩子可能遇到網路問題,比如孩子頭像在未經許可下被拿去做成AI裸照放成人網站上,之後在全校傳開並且被同濟集體霸凌;或是sextortion scam裸照詐騙,詐騙方假用青少女帳號和青少年聊天後提議交換裸照,當青少年男子交出裸照後便開始威脅要錢,否則便將裸照公諸於社群媒體上。

Murthy醫師建議該從政策下手,比如小兒科醫師不該只問孩子好不好,也該詢問父母的心理健康狀態;職場也該幫助主管有能力辨識下屬焦慮的情況;給予更多有薪假照顧孩子等。雖說上述方式都可行,但是我覺得政策能做到的還是有限。俗話說一個村落養一個小孩,讓父母找到信任的支持體系討論迷惘的育兒問題,放下手機和面子見證沒人的孩子是完美無瑕的,適時彼此鼓勵不當完美父母也沒關係,更能讓人覺得育兒路上不孤獨。孩子成長固然重要,但是父母的身心健康同樣重要,主流的輿論關注的是孩子的需求,而父母承受的壓力和焦慮卻被忽視或者被視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延伸閱讀:賀錦麗的造神,和酷大叔Tim Walz的加碼Panda Express的程氏夫婦:從電機博士到速食王國從H Mart到大華99的亞洲超市出頭天明星超市Erewhon爆紅的幕後推手:來自台灣的老闆娘Josephine Antoci美國長輩最有錢?《腦筋急轉彎2》的大紅盤延遲享樂是個迷思?不是腦袋空空的Reese Witherspoon99Cent Store將走入歷史美國房市大地震洛杉磯搶房記好房仲指標那些在美國落地生根的人

加入Dr.Phoebe的臉書更多Dr. Phoebe的文章關注Dr.Phoebe的哀居

更多美國旅行資訊請看<美國人帶路、美西即刻出發>,更多美國文化分析請看<美國女子學>和<美國人的真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