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顏永森/靜宜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提到「一位博士在台大批踢踢PO文表示自己博士念了7年終於畢業,抱怨指導教授從不meeting,論文要改半年,卻只改英文時態和用字,達到學校畢業條件,還被共同指導教授壓榨被要求再多寫一篇論文。這名博士生表示,對學術界真的好失望,再也不想跟指導教授和共同指教授見面了!這名博士網友抱怨,指導教授不參與meeting,卻堅持要自己命題,好的期刊如果不接受,就換投另一個好的,爛一點的期刊絕不考慮。」
從這件事,讓我想起如果是學生的作品,指導老師適合一起掛名嗎?我們從小學到大學,曾經參加過無數的校內校外競賽,通常都是有指導老師協助學生參加比賽,當然指導老師扮演很重要角色,指導與協助學生應該如何準備與參加比賽,如果比賽得獎,通常學生是主要的得獎人,而指導老師會以指導老師的身份獲獎,但是絕對不會將指導老師列為作品得獎人。然而,博士生發表論文,如果這項研究的經費是來自指導教授,一起掛名就比較合理,但是,若完全是博士生自己花錢做研究,指導教授只是從旁協助,似乎不適宜列為共同作者,但是可以在論文內,致謝該指導教授所提的建議與指導。不過,這需要指導教授自己提出,表明不要掛名,否則,試問有那位博士生敢向其指導教授說,你不適合掛名這篇文章。此外,目前國內許多大學都規定,期刊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的影響力是一樣的,這樣博士生一般都是放在通訊作者,而指導教授則是放在第一作者,因為這樣,博士生可以符合學校畢業的要求,而指導教授則可以賺到一篇論文。如果研究都是博士生在做,而指導教授只是幫忙修改英文時態和用字,一旦學生畢業,可能就會產生如同這位博士生所言,對學術界的失望,認為大學教授是不是都沒有能力自己做研究,一定要有研究生來幫忙其發表論文。不過,如果指導教授沒有掛名這些期刊的話,相信這位博士生應該不會如此抱怨,因為他會認為他的指導教授真的是幫忙他,教他如何投稿優良的期刊,而不要投爛一點的期刊。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