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怡穎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日益凸顯,各國政府紛紛採取措施,以應對這一全球性挑戰。在台灣,政府提出的「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正是為了迎合這一潮流,推動全國邁向淨零排放的重要策略。但實際操作中,碳費制度的落實和碳稅政策的具體實施細節,一直是業界與專家關注的焦點。

首先,碳費和碳稅在全球已被廣泛應用為調控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工具。透過對企業排放行為的經濟激勵,這類政策旨在引導產業升級轉型,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重可持續。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最新數據,碳定價機制已被證實可以有效減少全球碳排放量,2019年全球因碳定價政策而減少的排放量達到約20億噸,約占全球排放量的6%。

然而,台灣在實施碳定價政策方面仍面臨若干挑戰。台灣是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其工業結構和能源消費模式與許多發展中國家大相逕庭。我國工業主要集中在高能耗的傳統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這使得碳費制度的設計與實施必須更加細緻,以免對經濟發展造成不必要的阻礙。

國內對於碳費的擔憂主要集中在其可能影響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實際上,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全球有30%的碳排放費用低於每噸10美元,而高效的碳定價應該處於每噸40至80美元之間。若以台灣環境部提出的每噸300新台幣計算,相當於約10美元,這一定價實際上遠低於有效驅動企業減碳行為的水平。

ADDY9144
圖片取自:(wikipedia  環境部

此外,政府在推行碳費政策時,亦需考量法律與實施的合法性。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的規定,碳費的徵收應當促進環境正義與公正轉型,而非單純作為財政收入的來源。這意味著碳費的使用應當透明且有效,並應專款專用於環保及減碳相關項目。

從國際經驗來看,碳費與碳稅的成功實施例子中,公共參與和透明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瑞典和加拿大的碳稅政策就廣受好評,原因在於其政策設計兼顧環境效益與社會公平,並有明確的用途規劃,這些做法均值得台灣借鑒。

面對碳排放問題的同時,台灣不應僅限於內部政策調整,更應積極參與國際碳減排的協議和行動,透過跨國合作加強技術交流和經驗分享,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提升我國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總之,碳費與碳稅政策的推動應是台灣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步驟之一。為了確保政策的有效性與合法性,政府必須加強與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溝通與協調,透過綜合考量經濟、環境與社會因素,設計出符合國情的碳治理策略。進而促進台灣經濟的轉型升級,為國家帶來持續的綠色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