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在大樓交誼廳與管委會委員閒聊時,聽聞在附近餐廳擔任洗碗的鄰居,可能是最近天氣太熱,又悶在狹窄空間工作,人變得很舒服,有無力、疲倦感,還好餐廳老闆及時發現,囑她多喝水、多休息,目前身體已經無礙!

今天有喝水嗎?

今年(2023年)高溫肆虐,到底有多熱?氣象專家明確指出,「2023年6月全球溫度打破過去歷史紀錄,2023年7月3日更是有歷史紀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首次突破攝氏17度(達攝氏17.01度),創下19世紀以來的新高」,鑑於氣溫居高不降,「今天有喝水嗎?不但要喝,還要喝足夠。」已是今夏很重要的問候語,就是要提醒彼此要隨時補充水分,幫助身體解渴,避免受到高溫危害。

人體 70%是水,也是身體運作的根本營養素,夏季高溫炎熱,體溫恆定必須靠補充足量的水分幫忙調解。天氣一熱,身體會靠流汗散熱維持體溫的恆定,當體內水分安全庫存不足時,身體自會發出各種「缺水」訊號,例如:喉嚨乾渴、小便顏色偏黃、疲憊感等,一旦缺水警訊燈號四起時,必須馬上補充水分,以免身體嚴重到脫水程度,健康勢必受到威脅。

東 特寫 飲食 人 輸 面目全非 關懷 在室內 減肥 自然 水 喝酒 明確 波光粼粼 損失 新鮮 水化 生活方式 純 重量 健康 清潔 印度人 體 醫療保健 失重 渴 裁剪 節食 飲料 亞洲人 營養 健康 有選擇性的重點 全景 家 健身 性質 年輕 旗幟 吃 手 排毒 女士 女人 健康 礦產 飲料 女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好好喝水7時段

其實正確補充水分的作法,應該是身體尚未發出缺水訊號之前,就要主動補充,而非等到口渴等訊號出現時才要補水。不妨將一天可以喝水的時間,依據個人作息分成「好好喝水七個時段」,接著根據氣候變化、活動狀態斟酌加減,就能喝到每日所需的水量。以一般朝九晚午的亞健康族群為例:

1.早上起床:晨起睡醒時,身體屬於缺水狀態,喝一杯水有助排除體內廢物及毒素,並能促進腸胃蠕動,喚醒細胞要工作了。

2.工作前:匆忙進到辦公室準備工作了,工作前喝一杯水,然後開啟工作模式。

3.午餐前半小時: 飯前喝水,會被充分吸收轉成胃液,為消化食物作好準備,同時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吃太飽,有助減重。

4.午後三點時分:工作忙碌一段時間,需起身活動筋骨,順道喝一杯水,有助擺脫昏沉及疲憊。

5.晚餐前半小時:可以增加飽足感,對減重具有不錯效果。

6.吃飽飯後兩小時:喝一杯水,有促進分泌飽足激素,有助消化、緩解油膩。

7.睡覺前1至2小時:喝少量的水,可以避免血液變得黏稠,預防血管阻塞,但不要喝得過量,避免半夜跑廁所,中斷睡眠,才能降低小腿部水腫。

遇到氣溫過熱,頻頻出汗,或活動量頻繁時,除了以上七個時段以外,更應視身體狀況隨時補充水分,才能讓身體維持正常運作,避免熱傷害來找碴。

水分該怎麼補充?

以往醫師或營養師會以「個人體重×30」為一日飲水量的計算標準,這幾年夏季溫度節節高升,因此提出容易流汗、水分流失快速的期間,一日飲水量的計算標準為「個人體重×40」,也就是說,乘以30是基本量,乘以40是彈性量。 

一次要喝多少?

很多人習慣一次牛飲,其實一次喝水量以200~300c.c為主,而且要分口輕鬆喝,才能讓身體有效利用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