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默聲 

行政院日前公布「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最重要政策差別關鍵就在將課稅基準從各縣市獨立,轉為全國統一歸戶,未來不能再以各縣分散置產囤房方式,來規避囤房。其政策立意良善,目的也是為了增加閒置餘屋的供給,但仍必須留意針對自住定義、增稅的幅度轉嫁給租客的風險,更重要是在房價未能劇烈修正下,市井大眾要感受到居住正義獲得實現其實很難,尤其是雙北,因此增加區域均衡,仍是治本之道。

首先,政府針對閒置餘屋的供給增加,健全房地產市場,特別是能夠更合理化跌幅的一項政策工具,各界應當都會給予肯定。其實近期,從央行多次的打房政策,都已經強調打擊投資客,特別是跨縣市的第四戶,貸款成數必須下降等,都已經讓手上自有資金不足,單純為炒房的投資客大幅減少。若再加上這波的跨縣市囤房稅全國歸戶,仍有助於不願意被增稅的囤房大戶,能願意將手中的房產脫手可能。

不過,從現實面來看,我們也不寄望一個政策,點石成金,房價立即修正,或是房東及房屋所有權人,立即脫手全部不動產,這是不可能的。政府其實沒有提供民眾這樣的幻覺,但在短線政治宣傳,以及媒體推波助瀾之下,民眾若只圖立竿見影,因此都認定政策是假,其實也無助於房地產市場健全。因為絕不能只有一種人,也就是想將房地產工具作為獲利手段者在場內,若真如此,再多政策都枉然。因此,民眾還是必須關心、了解政策走向,才是治本之道,有心人也不應誤導。

ADDY7140
圖片取自:(FB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再者,目前政府因為不可能禁絕房屋出租行為,也不可能直接公定房屋租金區間,或是明文限制不得將稅收漲幅,作為租金漲幅的因果關係。目前至多,僅能用政策工具方式,鼓勵房東成為公益出租人,簡單說就是讓房客可以申請租金補貼、報稅減免等,政府用較低一些稅負來鼓勵房東。但縱使如此,絕大多數房東依然拒絕成為公益出租人,只圖將房租調整,而不願讓房客負擔減輕。這部分仍是政策盲區,之後修法或新的政策,應當考慮如何以定型化契約限制之。

最後,還是必須回到房價。台灣是一個有土斯有財的社會,只要買不到所有權房屋(最多接受地上權)那這場爭論就不終止。即便百萬戶社宅,終究多數人還是要回到購屋置產的道路,那麼如何讓房價調整,也就是至少與薪資所得比不要過度落差,痛苦指數應該在合理範圍,這仍然是治本之道。因此,不管執政者是誰,永遠必須注意首都減壓問題,因為政府再多利息、首購補貼,青年人要雙北成家,尤其台北市成家,已經是惡夢。關鍵仍在於台北市的房價剛性需求,就業、就學的不可取代太高,這仍有賴各界與政府積極努力,以達合理房市,人人可安居的健全社會。也唯有如此,人們才能願意成家、生育下一代,少子化危機也才能有轉圜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