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二弄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4月,16-24歲的調查失業率已達到了20.4%,比上月上升了0.8個百分點。這一數據創下了自2018年開始該項統計以來的新高。在大學畢業生人數不斷創新高的情況下,青年失業率卻居高不下,這無疑讓人警覺到就業市場的隱憂。這樣的情況對於青年人群,特別是那些將要或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挑戰。

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穩定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例如,對於企業招用的新畢業生或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政府會發放一次性的就業補貼;同時鼓勵引導基層就業,實行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高定工資等支持。這些措施不僅提供了經濟上的支援,也為青年人開闢了更多的就業渠道。同時,國有企業的招聘規模也在進一步擴大,並確定了合理的招考招錄時間。這無疑將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然而,這些措施都只能短期緩解高企的青年失業率。事實上,中國的整體結構性失業問題,如同土裡的未爆彈,隨時可能引爆,帶來更深遠和嚴重的社會後果。那麼,導致青年失業率高企的原因何在呢?

一個主要因素是國際地緣政治角力造成的產業結構改變。面對美國課徵的懲罰性關稅,許多傳統勞力密集產業的供應鏈已撤離中國大陸,轉向如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工資較低的東南亞國家。這種產業結構的變化對於那些依賴這些產業的青年人來說,無疑是一次重擊。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所擁有的完整筆電及手機產業供應鏈,雖然無法被其他地方取代,但是針對美國的出口部分,卻可能轉移至東南亞、印度、墨西哥及台灣等地。這也進一步加劇了青年人的就業壓力。

ADDY1022

圖片取自:(123rf

另一個影響力甚大的因素則是通貨膨脹。根據數據,4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僅成長0.5%,這顯示出消費力的降低。通貨膨脹導致物價指數上升,進一步壓低了消費力,導致經濟走勢疲軟。而且,中國央行也指出,新冠疫情的「傷痕效應」尚未消退,居民收入預期還在恢復,青年人就業壓力較大,消費復甦動能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這些都無疑給青年人的就業和生活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因此,中國政府面對的不僅僅是短期的青年失業問題,更需要面對的是如何在長期中穩定經濟、保證就業,並解決通貨膨脹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壓力。這需要從多方面出發,既要考慮到國內的經濟發展,也要因應國際的變化和壓力,才能真正實現青年就業的穩定和增長。這無疑是一個艱鉅的任務,但也是一個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中國青年的高失業率是一個潛在的社會風險。高失業率可能會帶來社會穩定性的下降,進而對統治結構產生影響。當大量的青年處於失業狀態時,不僅他們的生活質量會受到影響,而且會進一步導致社會經濟的負面循環。失業青年可能會產生不滿和挫敗感,如果這些情緒得不到有效的緩解和釋放,就可能轉化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此外,持續高企的失業率也可能會使青年對社會的前景失去信心,進一步降低他們對現行統治結構的滿意度。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會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造成衝擊。

因此,中國政府必須積極應對這個問題,進行適當的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並且加大對青年的就業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緩解青年失業問題,並確保社會的穩定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