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每逢換季,不論是春末初夏,或是秋末初冬,惠敏一家人的身體就開始鬧脾氣,惠敏有過敏性鼻炎體質,對天氣變化很敏感,氣溫變化太,就會噴嚏不斷、眼睛鼻子喉嚨癢、流眼淚;念國中的女兒在季節交替時,常會口乾舌燥,嘴角破皮疼痛問題,每次一痛都好幾天不舒服,情緒大受影響;兒子愛打籃球,最近運動完後常覺得肌肉又痠又痛,一家人三個病號,惠敏很煩惱,「到底要怎麼看病啊!」
西醫治病看科別,中醫是整體觀
也是!惠敏的過敏性鼻炎一向看耳鼻喉科,口服抗組織胺或用鼻噴劑 改善;女兒的嘴角破皮疼痛,常會跑有交情的家醫科,至於兒子的肌肉痠痛,是要看復健科或中醫傷科,惠敏還在思考,她有些煩惱:「目前身體不少好受,還要帶著孩子再跑兩家診所,很累呀!有什麼建議?」
經筆者推薦,惠敏前往一間老中醫診所看診,「中醫治病是整體觀,這位醫師醫術不錯,內科、傷科都有看,妳們一家三口的病都可以治療。」惠敏較少看中醫,好友的親身經驗讓她安心不少,於是帶著一雙兒女前往就醫。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中醫指的脾胃是什麼?
幾次看診後,惠敏一家人的毛病有了長足改善,滿是感謝,此外還想聊一聊心中疑惑,第一個想聊的重點是「什麼是脾胃?」
惠敏口吻充滿疑惑,看診過程中,醫師仔細把脈,接著說他們都要從脾胃開始調養,是聽過脾胃,但真的是脾臟、胃嗎?筆者於是發問:「中醫師有問妳們家三口每天都有大便嗎?形狀是結實,還是細軟?」她表示:「問得很詳細,當時很奇怪,我們又不是看腸胃,幹嘛問大便?」
這就是中醫的奧妙,「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這是金朝李東桓名醫在《脾胃論》中論述的醫理,當脾胃運化失調,五臟六腑功能會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造成許多毛病或疾病,所以中醫師問診時,常會問與脾胃相關的問題,而大便最能直接反應消化系統的健康與否。惠敏稍能理解中醫師詢問大便的理由,但脾胃真的是脾臟、胃嗎?
最初接觸中醫時,對於中醫醫理的理解程度與惠敏類似,以為脾胃就是脾臟、胃,修學一陣子後才瞭解,原來中醫對脾胃的論述不單是指某一個消化器官(解剖學上的脾臟和胃部),而是包含從食物進入嘴巴後,到胃、脾臟、小腸、大腸、肝臟各個器官所擔任消化、分解、儲存養分、營養轉化等的全部功能,所以中醫稱脾胃是後天之本,每個器官不只有其掌管的功能,比如胃的分解、消化食物,小腸的吸收、輸送營養物質,更會攜手合作,相互照應,彼此影響。
為什麼治什麼病都要從健脾胃開始?
這是惠敏疑惑的第二個重點,但在稍稍理解脾胃是指所有消化功能之總稱後,她愈來愈明瞭原因了。原來與中醫注重打底的健康體質有關,脾胃功能順暢,就能將從食物轉化成細胞需要的養分(津液),而且順暢輸送到各個器官或組織,就是打底的健康法則,也有幫助用藥效果,改善身體不適,如果脾胃運作不良,再好的藥物也是徒然,所以中醫非常強調健脾胃,經過望、聞、問、切的診察,只要病況有與脾胃相關,都會搭配健脾胃藥方,惠敏聽懂了,「難怪中醫師跟我說,一家三口都有胃脹氣,是不是常吃生冷飲食,又常熬夜?我們都有啦!所以處方箋都有健脾胃藥方。」
惠敏以前不理解中醫健脾胃的用意,此次中醫看診感受身,未來願意接受中醫的診治,挺好的!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