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陳木村

台灣社會的風氣常常存在著一窩蜂的流行風氣,今天只要有人做出一件不同的事之後,明天就會有一堆人也跟著百分百模仿或照抄的做,甚而是超乎想像的方式出現,但歷經一段時間之後就漸漸的被遺忘或消失了,然後再重新出現另類的不同方式,如此依舊循環包裝與交錯著,長期是如此。

就如近期在台北世貿中心所舉辦的「2018台灣藝術博覽會」,類似這種展覽每年、各地都在舉辦,包含不同名稱、類型、規模、內容、主辦單位等,但基本上都還是大同小異。長久以來我參觀過類似的展覽及發表感觸很深,可以說都面臨下列的共同屬性:

一、純粹是藝術的大拜拜

無論是用何名稱出現、在哪個地方舉辦、不同主辦單位等,所呈現的是藝術性比重過於產業化,也就是都是一些油畫、國畫、水彩、古文物、工藝品創作、其他藝術創作等,所以幾乎是這些參展的藝術家或藝術創作者,也不論這些是來自個人或是企業、組織等。

二、無奈大於期待的未來

每年有些展覽內容或項目雖然不乏有創新的創作出現,但卻也是因為藝術性過重,又缺乏產業化的思維與發展,所以參展的人長期以來也是很難有所行銷與再發展機會,終究只能維持現象居多。

三、同質化的思維與行為模式

因為同質化的思維與行為,所以在創作時很容易呈現同質化現象,在同質化之下當然就難以有所創意出現,只差別在於個人表現主題與技巧不同而已。

四、缺乏產業化的概念

從事藝術創作者大多基於興趣使然,所以都全心全力、日以繼夜地在創作,等創作完成後就只能期待買家的出現,也不會再去思考後續再發展的策略或契機,那怕是產業化或是價值化,因為畢竟買家與知名度都有限。

五、缺乏人文的藝術創作

藝術是無國界也無範圍,也因為如此所以才會局限在視覺或美感上的創意,盡個人表現與發揮,只差別在於構圖、色彩等不同而已,所以普遍缺乏人文方面的深化與創意,因此要成名或是出色當然就不容易囉。

以上所舉例只是藝術展或是博覽會等共通的現象,既然如此,所以舉辦任

何展示、活動、藝術、教育、宣導等,創新是必須、產業更是必然。也就是無論創作者或是主辦單位,如果一味再承襲過去思維與模式的話,最後結論當然會是愈來愈弱化,如此循環與持續下去最後又會出現換湯不換藥的形態,可以保證,因為我們的思維與模式永遠還是在框框裡轉,這也是我們在世界藝術與美學上非常缺乏競爭力的原因。

中華文化長久以來的藝術與美學價值,為何至今仍然還無法在世界佔得一席之地,當然關鍵也是在於文化的探索精神及深化不足,因為我們都只會在藝術及美學表象化作努力,未能再做文化深化探索藝術及美學價值意義。如果能從這裡融入與深化中華文化如:書法、國畫、刺繡等,相信會讓世界另眼相看,因為在世界文化中的中華文化畢竟還是屬於先驅,只差別在於我們尚未給予深化及轉化而已,至今仍然還停留在模仿及抄襲路上,是很值得我們共同來思考與努力。

AED02

圖:大同小異的年度藝術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