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淑芬

週一清晨5點,天色未亮,捷運未開,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生李龍騰叫了輛計程車,往台大醫院舊院區去。

坐上車後,年輕司機好奇詢問:「你是要給別人看嗎?」「不是,我是要看別人。」「哪有這麼早看診的醫師,你是哪一科?」「家醫科。」

司機好奇的詢問:「什麼是家醫科?」這是執業30多年的李龍騰醫師,三不五時就會被問到的問題。

這一天,李龍騰醫師共有180位病人,就算馬不停蹄看診,也要看到晚上6、7點,有時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但他甘之如飴。部立雙和醫院院長曾想請他去和年輕醫師分享,為什麼看這麼多病人都不會喊累?反而現在的年輕醫師動不動就控訴血汗醫院。

在看診前,李龍騰至少要花8小時把所有病人的病歷和之前的檢查報告詳細看過,一一做好筆記。誰要抽血、誰要照超音波,他都清清楚楚。也會查好雲端藥歷,請病患和心臟科醫師討論調整哪些藥,因此病人進來,很快就診斷完。

家醫制理念>>全人照顧 提升品質

30年樂在服務病患的李龍騰,唯一的感嘆是,很多民眾不知道家醫科醫師是為民眾健康把關的第一個守門員。

不只民眾,連很多基層醫師也不認同。「家庭責任醫師不落實,台大再蓋十棟新大樓也不夠,」他直言。

曾任衛生署(現衛福部)副署長的他說,2011年二代健保修法,第44條就明定「保險人(指衛福部)為促進預防醫學、落實轉診,並提升醫療品質與醫病關係,應訂定家庭責任醫師制度。」但執行成效不彰,原因就是「民眾不認識,醫師不認同。」

到底家庭醫師可為民眾做什麼?在健保實施20年後的今天,為何更顯重要?

李龍騰念醫學系時選了一般科(後來改為家醫科),就是為了到社區開業。

他說,來診所看病的中老年人,很多都有三高和糖尿病,這些穩定的慢性病,除了可能造成神經病變和慢性腎病,也會引發肺結核、肝癌、胰臟癌,一定要定期抽血,做超音波檢查肝、肺、胰臟等;也要提醒50歲以上女性,定期做乳房攝影。他的診間,每個月都會發現一位早期肺癌、肝癌病人。

家醫科強調全人、持續性照顧,發揮得宜,不但可以節省健保費,還能對全民健康有更好的照顧。

家醫制起源>>源自英國 看病要3天前預約

家醫制度源於英國,1948年上路,已有半世紀,曾被英國殖民的香港、新加坡也施行至今。英國家醫制度以責任區為概念,將隸屬於英國醫療體系「國民健保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類似台灣的健保署)」的公醫,分配到各責任區。看診則採「註冊制」,民眾要先到住家附近的診所註冊,並選擇家庭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才能就醫。估計全英國的家庭醫師約有4萬3000多位,英國人一年平均就醫次數是6次,遠低於台灣的15次。

在英國看病,沒有當天來診所就能看醫生的事,小病大病都要先看家醫,通常三天前預約。家庭醫師診療後認為有必要,才會轉介到其他專科或醫院。

在台灣要看專科醫師非常容易,任何一科幾乎都能夠隨掛隨看。這種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就醫自由,在英國是行不通的。

不過,英國的分級轉診制度,也演變成看病等太久,備受批評。不管是等門診、等急診、等檢查、等住院,都相當漫長。舉例來說,從家醫轉介到心臟科,平均等待時間是兩個禮拜。

家醫制目標>>小病不用跑大醫院

過去十年來,為了讓健保不崩盤,主管機關努力推動基層醫療,並試辦「厝邊好醫生」計畫,但因宣導不足,很多民眾仍不知道基層好醫師就在身邊。

為了讓一般民眾更了解診所醫生的專業與價值,《遠見》企畫製作「100個小診所大醫生」專題報導。

只是,目前全台開業醫師共1萬6000多人,要用什麼標準挑選出好醫師,是一件費時耗力的工程。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祕書長、兒科醫師蔣世中說,時代轉變,開業環境也大不同,尤其新興疾病如SARS、H1N1和登革熱等疫情瞬息萬變,醫師不但要走出診間、走入社區,還要掌握流行病學趨勢。

新北市醫師公會前理事長張嘉訓醫師則認為,好醫師要有專業堅持,例如不能為了申請健保,多做檢查、多打針、多開藥等。媒體也應該讓民眾知道基層醫師可以為民眾做什麼,例如,四大癌症篩檢、氣喘、糖尿病照顧等。

其實基層醫師在服務病患與堅持專業間,有時難兩全。

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黃雪棟醫師以治療牙周病為例說,留下牙齒,把牙周病治好,才是好醫師,但不少病人卻說,「醫師,你有時間幫我慢慢治療,但我沒有時間等,因為沒辦法好好吃東西,你還是快點幫我拔掉吧!」

台北醫師公會基層組召集人張孟源醫師則指出,社區醫師要能提供雙向轉診服務,例如腎臟科有不少高齡病患,共病機率大,而診所設備不足,需要與醫院合作。不久前,他就懷疑一位患者有狹心症,立即轉介附近醫院做檢查,提早啟動預防機制。

三大標準 萬人中海選百位

初步彙整醫界意見,並參考各公會醫療貢獻獎的名單後,《遠見》以堅守醫療專業與崗位、積極參與醫療公共事務,及熱心服務社區、偏鄉和弱勢等三大標準,發函給各縣市醫師公會、牙醫師公會、基層醫療協會等數十個協會,和20個縣市衛生局,邀請他們力薦所在縣市內的基層診所好醫師。

但,公會推薦的意願渺渺。不少醫師公會理監事討論後認為「推薦這位,沒有推薦那位,非常為難。」也擔心得罪人而婉謝推薦。

幸好,各縣市衛生局大力支持,尤其是缺乏醫師的農業型縣市,如新竹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等,對於縣內開業醫師願意放棄在都會行醫的賺錢機會,守護偏鄉居民,感念在心,紛紛熱烈舉薦。

《遠見》更多方徵詢醫界、公部門、在地意見領袖等,反覆比對名單。鎖定第一批人選後,也不是全部埋單。

就有兩位醫師人選,直到記者進入診間採訪後,才發現診所附設自費減重、自費醫美,太過商業,因而替換。也有少數醫師低調謙虛,婉拒採訪,以致最後人選一再微調。

例如烏來的楊昆龍醫師,12年前開業時就不計成本投資超音波、血液生化檢查等設備,讓偏鄉住民無須下山奔波檢查,也有病患因積欠健保費被鎖卡,楊醫師本著仁心,盡心救治,是新北市醫師公會和衛生局公認的好醫師。

最後出爐的100位醫生,每個人在基層社區都扮演家庭醫師角色,照顧許多家庭一家老小。

把病患當親友 耐心傾聽

《遠見》採訪團隊走訪全台,上山下海,足跡深入大城市小鄉下,挖掘100位診所好醫師,他們把病患當家人、當朋友,傾聽患者的心聲,耐心衛教。

台語有句俗諺說,「先生緣,主人福」。和醫師有緣,是病人的福氣。醫病投緣的關鍵,在於彼此的態度,醫師能視病猶親,患者才會誠實以告,尊重專業,讓醫師發揮實力。

《遠見》不是為這100位醫師寫史記、做春秋,而是反映基層醫療的真實面貌,也希望所有民眾都能找到一位與自己投緣的在地好醫師。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3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3月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