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韓秀娟
在大陸,似乎每個城市,不論大小,都有商鋪林立、喧嘩繁榮的商業步行街,如北京的“王府井”,南京的“夫子廟”。在蘭州,張掖路步行街便是如此。對於生性不喜歡熱鬧的自己,去一次,就想儘快離開,或者,在鬧市中尋一個安靜的角落,獨自欣賞風景。在張掖路這裡,城隍廟就是一個選擇。
(蘭州張掖路步行街)
蘭州城隍廟是一小片古建築群,周圍高樓環抱,對於初探者,不問路怕是難找到。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間毀於大火,後重修,為民間藝人彙聚之地,1956年改為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現為蘭州著名的收藏品展示與交易場所。
(城隍廟大門—牌坊)
結束鬧市間的行走,步入城隍廟院內,隱約中會有一種所謂“穿越”之感。院子裡古樹參天,比建築更能見證這片僻靜之地的歷史。院落四周,筆莊、畫廊、郵幣卡社、古玩玉器小店、黃河奇石館等應有盡有。
(城隍廟院落)
(院落中一店鋪)
當然,此次來城隍廟的目的,不是淘寶,而是來探尋一種蘭州的美術工藝形式——刻葫蘆。葫蘆,諧音“福祿”,每個成熟的葫蘆裡又葫蘆籽眾多,搖起來沙沙響。因此,在傳統文化裡,葫蘆被賦予了福祿萬代、多子多福的涵義,可謂吉祥之物。刻葫蘆,又稱雕葫蘆,便是在形態各樣的葫蘆上,用針或刀雕刻自然景物、人物或文字等的工藝。此外,還有電烙的技法,將所要表現的內容烙在葫蘆上。蘭州刻葫蘆起源於清光緒年間,幾經易變,很好地承襲了傳統的文化內容和技藝。
(蘭州刻葫蘆——福)
(蘭州刻葫蘆——祿)
在院落裡一個由樓梯拐角改建的小店裡,我驚喜地發現了許多十分討喜的小東西。店鋪雖很小很窄,卻讓我駐足了整整一個下午。據店主講,普通的刻葫蘆在外地都會見到,而雞蛋葫蘆和疙瘩葫蘆為蘭州所特有。顧名思義,雞蛋葫蘆,即為雞蛋大小的葫蘆,其實更像是在一個小球的頂部加了一個尖,當然,也有橢圓球體狀的。疙瘩葫蘆上,有天然生長的大小疙瘩集於表面,如果不雕刻,乍看還真有不適呢。疙瘩葫蘆適合於雕刻多個人物,經過巧雕和隨物賦形,那便會脫胎換骨,驚豔於目了。
(雞蛋葫蘆雕刻——敦煌飛天)
(疙瘩葫蘆雕刻,隨物賦形,孩童造型巧用了疙瘩的形狀和佈局)
蘭州刻葫蘆,浸染著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小的葫蘆上,有飄逸的敦煌飛天,生動的傳說故事,還有靜幽的山水花草,和細膩的名家翰墨。葫蘆本為自然之物,在葫蘆上進行書畫印的創作,也許更顯文人追求天然之境的意趣吧。
(調皮可愛的小貓咪)
(浮雕葫蘆更顯特別)
店主信仰佛教,店裡自然多一些刻有金剛經、心經的大小葫蘆,心經二百多字,金剛經五千多字,如此地精雕細刻,應該頗費眼力,當然,售價也自然不低了。
(金剛經)
正品賞得盡興,小店裡走進兩個德國女孩,中文講得流利,二人想要刻有太極或功夫圖案的葫蘆,因為沒有,最終買了別的。這也不禁讓我開始思考,這門將傳統文化元素和技藝保留完好的蘭州刻葫蘆藝術,似乎不喜與特別的受眾需求或新生代相迎合呢。腦子裡隨即泛起了刻有大熊貓、李小龍,還有各種時事、網路紅人、時尚酷炫內容的葫蘆……似乎有些偏離主題並異想天開了,不過還是有所期冀。對於蘭州刻葫蘆而言,傳統工藝與當代生活的結合或許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吧。
(大葫蘆枝蔓上掛著的很討喜的小葫蘆)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