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arah
馬英九總統日前宴請國策顧問,席間但見他強顏歡笑,神情憔悴,感覺得到他仍然未走出國民黨敗選的陰影。馬英九在連任總統之後,因著沒有選票的壓力,急於大刀闊斧,施展作為以尋求歷史定位,於是高舉公平正義的大旗,從油電雙漲、證所稅、國民年金改革、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十二年國教、兩岸服貿協議等等改革。每一項政策法案背後主張的理由都是冠冕堂皇,其核心價值與精神全然都是為著國計民生,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深究其論述內容無不正義凜然,誰曰不可?從政多年的馬英九卻像小白兔一樣的天真爛漫,完全沒有一套可行的戰術來推動,當背離民意聽不見人民的聲音,只求法案強渡關山,既無人和,也欠溝通,結果每推一個政策就增加更多反對者,支持度凋零的剩下個位數。他用政策把全民驅趕成為反對黨,當批馬和罵馬成為全民運動的顯學,成為大眾閱聽收視的保證,於是沒有人敢站在全民的對立面為他辯護,包括藍營的民代,導致所有的輿論失去是與非的討論空間,公共政策毋須辯證,只要反馬就是真理,許多民主的價值觀也在這樣的氛圍下被扭曲,毋寧說對台灣長期追求建構的民主真諦是一個重大的戕害,說來可悲。
太陽花事件喜見年輕世代勇於站出來關心政經情勢,但是馬政府執政團隊的瞻前顧後決策模稜兩可,讓政府的公權力受到空前的踐踏,連帶的嚴重貶損執政團隊的威望。當總統變成一個人人得起而誅之,丟鞋、辱罵、嗆聲成為潮流,在這樣的狀況下,要推動什麼政策法案無異於緣木求魚罷了。
與立法院長王金平常期交惡,又不經營與立委的關係,在爆發馬王政爭之後執意提告王金平,被法院判敗訴仍天真的說出「官司照打,法按照推,繼續上訴」,如此思維任誰都搖頭,毋怪乎國民黨席次在立院過半,但是法案就是過不了,選舉期間國民黨的文宣不斷控訴在野黨霸占主席台多少次,民眾絲毫不寄予同情,孰令致之?答案很簡單,只是馬英九想不通,這叫做悲劇性格使然,也就是說某種性格註定要帶來悲劇,足以很精準的詮釋他的人格特質。他不貪不取的公義形像,在扁家弊案連連之後成為台灣的彌賽亞,台灣人民讓他連任兩次,對他有很深的期待,但是回顧他的施政無能成為他的標籤,他辜負大家的期待。但見政務官來來去去,上上下下,就是找不出合適的人才,或者在馬只聽信一兩位親信的狹隘體制之下,再好的人才也只是徒然被糟蹋了。
九合一的慘敗超乎想像,這樣的重擊和氣勢恐怕要很長時間的生聚教訓才得以恢復,許多躺在立院的優先法案不動如山,整個執政團隊充斥著潰敗之後的渙散低迷,在民意背離的時空更不敢侈言追求理想與堅持專業,例如:房價高漲長期是民怨所在,即便大家都公認房地合一課稅或逐步啟動實價課稅是抑制房價的良方,但是一個跛腳的執政團隊想要推動再偉大的政策,恐怕還沒上路就被利益團體反撲而淹沒,如此一來,台灣短期之內看不到可以期待的未來,這應該是馬英九斯人獨憔悴的原因所在吧!雖然他還是虛弱的再強調「該做的是還是要做」,問題是怎麼做啊?
延伸閱讀: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