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怡穎    

隨著蔡英文政府接近任期末尾,賴清德作為下一任總統,面臨的兩岸局勢充滿挑戰與機遇。諾魯斷交事件不僅是賴清德的一個下馬威,更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象徵著北京對台灣外交的強硬態度。此時,賴清德必須應對台灣民眾高達六成對兩岸和平、避免對抗、恢復交流的期望。

回顧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兩岸政策,尤其是「三點認知、四點建議」,我們可以發現,儘管時空背景已發生巨變,但當時民進黨所提出的核心理念與賴清德今天面臨的情境有許多相似之處。陳水扁當時提出的政策涵蓋了兩岸互不隸屬、改變現狀需全民決定、依憲法處理兩岸關係等多個方面,這些觀點與今日賴清德政府的立場有所重疊。

賴清德面對的兩大挑戰

賴清德面臨的第一大挑戰是如何調整民進黨的兩岸路線,使其更加合憲,並且能夠回應民意。這包括凍結《台獨黨綱》、調整「兩國互不隸屬」路線,以及擬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決議文」等措施。通過這些行動,賴清德可以展現對兩岸和平的承諾,並尋求降低台海緊張局勢。

第二大挑戰則是如何開放兩岸經貿、文化與民間交流。這包括歡迎陸客陸生來台觀光學習、維繫ECFA運作、以及支持地方政府推展更多兩岸交流機制。這些舉措將有助於建立兩岸之間的互信,並為未來的對話奠定基礎。

ADDY8516
圖片取自:(FB 賴清德

賴清德的兩岸政策立場需調整

賴清德在兩岸政策上的立場調整至關重要。他需要證明自己有能力並願意響應民意,推動一個既合憲又務實的兩岸政策。這不僅是對國內民意的回應,也是對國際社會尤其是美中兩大國的戰略考量。

凍結《台獨黨綱》是賴清德面對的首要任務。這不僅是回應民意的必要之舉,也是展現對兩岸和平的誠意。此外,賴清德需要明確表態,堅守「一個中國」的政策框架,並在此基礎上尋求與大陸的對話與交流。

開放兩岸交流是實現和平的關鍵

賴清德也應積極推動兩岸的經貿、文化與民間交流。這不僅有助於緩解台海的緊張局勢,也符合台灣經濟發展和人民福祉的長遠利益。賴清德應主動開放陸客陸生來台,支持地方政府與大陸的交流合作,並探索重新啟動ECFA的可能性。

總結來說,賴清德必須在兩岸政策上展現靈活與務實的態度,同時也要堅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和民主價值。透過合憲的政策調整與積極開放的兩岸交流,賴清德有機會為台灣帶來和平與穩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