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壹柒
李遠哲,這位在學界聲望極高的前中研院院長,近日再度發表意見,認為台灣現行的能源政策需要大幅度的調整。他強調,核能發電雖然存在風險,但與全球性災難相比,兩者孰輕孰重不言自明。李遠哲這番話無疑是針對賴清德政府的能源政策,意圖引導政策走向一個更務實、更符合台灣現實需求的方向。
在過去幾年,台灣政府一直積極推動非核家園的政策,強調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然而,事實證明,這樣的政策並未如預期般順利實現。根據政府的數據,再生能源的發展遠遠落後於預期。蔡英文政府執政期間,再生能源在總發電量中的比例僅增加了5個百分點。如此緩慢的進展,使得台灣不得不大量依賴煤、氣、油等傳統火力發電,對環境和公共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
李遠哲提出的「以核養綠」策略,無疑是一個務實的選擇。在綠能技術尚未完全成熟、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延長核電廠的使用期限,保證穩定的電力供應,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過渡方案。根據國際經驗,包括歐美日等國家都在實行類似的策略,確保能源轉型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台灣在推動非核家園政策的過程中,曾多次發生全台大停電事件,電價也大幅上漲。根據經濟部的數據,蔡英文執政期間,台灣電價漲幅高達35%。此外,由於依賴火力發電,台灣的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公共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根據《自然》期刊的研究,台灣的肺腺癌致死率是全球最高的,肺癌已連續13年成為國人癌症死亡的首位原因。這些數據無不說明,現行的能源政策需要反思和調整。
圖片取自:(wikipedia)
賴清德上任後,能源政策成為其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李遠哲多次公開建言,呼籲政府調整能源政策,保證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環境的可持續性。賴清德在未上任總統前,就已經多次與李遠哲討論能源政策問題,顯示出他對這一議題的重視。然而,真正的挑戰在於,賴清德能否在現有的政治框架內,做出符合台灣利益的決策。
能源政策的不穩定,對台灣的產業發展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研究,從2021年到2030年,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的電力需求將大幅增加236%。然而,目前的再生能源發展進度,遠遠無法滿足這一需求。民進黨政府原定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達30%的目標,看似難以實現。前經濟部長王美花已經宣布,2025年非核家園的綠能占比目標從20%下調至15%,即便如此,業界普遍認為,15%的目標也難以達成。
半導體和AI產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兩者皆是高耗電產業。如果能源政策無法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這些產業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許多業者已經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認為在現行政策框架下,台灣可能只能選擇發展其中一項產業,無法兩全其美。
李遠哲的建言無疑為賴清德提供了一個下台階。他的「以核養綠」策略,既務實又符合台灣的現實需求,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賴清德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在政治壓力和現實需求之間找到平衡,做出符合台灣利益的決策。
李遠哲、童子賢等重量級人物的支持,為賴清德的政策調整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賴清德需要勇敢地面對現實,做出負責任的決策,確保台灣的能源政策走上正軌。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台灣的未來,讓國人安心。
能源政策的轉變,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的是務實的態度和長遠的規劃。李遠哲的建言,無疑是對賴清德政府的一次重要提醒。在這個關鍵時刻,賴清德需要展現出政治家的智慧和勇氣,做出符合台灣利益的決策。唯有如此,才能讓台灣的未來更加光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