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Player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邱泰達 

雙英(馬英九蔡英文)都分別結束了自己訪陸訪美的行程。雙英出訪各有高潮,臺灣民意對雙方的出訪褒貶不一各有各的支持者,可以看成是藍綠基本盤的再一次對決。所以筆者試著排除政治色彩,以外交的角度來獨立分析此次的雙英出訪的結果以及對於臺灣的影響。

以筆者的觀點來看,馬前總統訪中與蔡總統訪美對於臺灣來說是一件好事情,臺灣夾雜在中國與美國兩個大國之間,在外交上我們實在沒有本錢去得罪任何一方。回顧歷史時我們可以發現,當小國決定與大國硬拚時,敗多勝少就算勝了也是傷亡慘重。小國很難以「力量」取勝「智取」才有可能成功近幾年臺灣很多人提議要靠打一場戰爭來換取生存空間並時常以二戰時的英國為例子。但我們理性分析可看出二戰時期的英國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國際上擁有眾多盟友,再加上日不落帝國時期積累的大量家底,英國確實有本錢打一場戰爭。但臺灣呢?

首先臺灣並沒有像英國擁有龐大海外殖民地可以支援本土臺灣也不像英國擁有豐厚的家底另外在國際上普遍承認的是一個中國原則」(One-China Policy)我們在國際上是沒有什麼盟友的。所以如果臺海發生戰爭我們是沒有什麼本錢的,臺海戰爭更可能被定義為中國內政問題,各國是沒有正當理由參與其中的。那中國是否會向俄羅斯一樣被國際制裁呢?筆者認為是不樂觀的,因為俄羅斯烏克蘭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各國當然能以自身的外交立場選擇站隊,但臺灣則不一樣如上述所說,臺灣極可能被操作為內政問題。再加之過往的國際關係已被打碎,中國與俄國已結成同盟,中俄一體化的情況下兩國成為更深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以此推敲如果臺海發生戰爭,俄羅斯將會負責牽制日本,北韓牽制韓國,到頭來這些最有可能來支援的盟友都可能自顧不暇,最終還是美中在臺海大戰。但如果考慮距離戰場是在臺海,美軍面臨最重要的挑戰就是地理的限制,以及後勤問題,從CSIS兵推來看共軍可能會以潛艦及其他反艦武器反制美國航母戰鬥群,也會使用基飛彈支援作戰,雙管齊下的情況下美軍一定得付出很大的代價,畢竟戰場離大陸太近了。所以從結果分析來看臺灣還要選擇戰爭嗎?

ADDY6300
圖片取自:(FB 林佳龍

客觀來說我們的外交策略應採取智慧、務實、柔軟的策略才對,像是新加坡的外交策略,新加坡的外交策略有三點很重要1. 不能對區域或世界上的任何國家存有幻想; 2. 必需維持可靠且具嚇阻的軍事防衛以作為「一個有效的外交政策的基石」; 3. 強調與所有範圍內的鄰邦維持良好關係,並透過組織提供對區 域合作相關的承諾。(Singapor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Arts, 1998: 51)我們的政府與民眾一定要知道我們的「脆弱」,才能在風雲變幻、詭譎多變的列強競爭中,謀求生存之道。臺灣應該採取的是雙邊外交關係,在兩個大國之間保持中立維持平衡,並在兩大國的博弈中得到紅利,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這次馬英九前總統訪問中國大陸除了深具歷史意義外,也是一種外交上的突破,因為自從2016年政黨輪替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兩岸的關係確實降到了冰點,先不說官方就連民間之間的交流也幾乎斷絕,這種外交模式我認為是不健康的,就算民進黨政府舉著「抗中」大旗,民間交流也不應該斷絕。從外交的觀點來看,你對於鄰國一無所知,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不管它是敵是友,當你一無所知時就很難去做防備,更何況它是一個大國。所以我認為透過這一次的訪陸行兩岸獲得重新破冰的機會,馬前總統以自身影響力將兩岸拉回和平交流的道路,這對於臺灣的外交是有利的而蔡英文訪美也是好事情,美國也是個大國也是我們不可失去的盟友,這次訪問美國能見到美國議長麥卡錫也是很大的突破表示美國對於臺灣問題的一定重視。所以就結果論看來我認為這次的雙英訪問(中與美)是利大於弊,我們必須兩面下注或避險(hedge)才能取得最有利的地位 (pivotal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