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主筆】「放鬆兩個月的螺絲該拴緊了…」

這大概就是台灣開學的寫照。

其實不只台灣,全球的教育制度都依循著這個模式,開學期間瘋狂地閱讀與學習,不僅到達不眠不休,還要輔助補習加強,然後在大家再也受不了的時候安排假期。不管學期制或是學季制都是這樣,只是頻率不同而已。

高壓競爭學習 暑假暫停
亞洲的競爭強度更是領先全球,別人放假的時候,正好是我迎頭趕上或是「脫離亂集團」擺脫糾纏的時機,所以放假期間根本不重視休養生息。美國的華人小孩之所以個個「常春藤」,有不少就是靠放假期間的勤奮與補習,當然還有永無止境的考試。

在這樣的土壤中,競爭的父母自然認為孩子沒有權利休息;比較放鬆的父母也覺得自己的孩子夠好命了,不用像別人拼死拼活。於是,無形中對於「開學」都有著共同的期待,俗稱「收心」。

不可否認,在心情上,暑假確實是讓人鬆一口氣的時機─經過了九月到隔年七月幾乎整年的彈性疲乏,所有的人都需要一個「暫停」來喘口氣。我們也相信確實有很多年輕人在暑假睡到自然醒;但是對多數的學生來說,恐怕並沒有真的在身心得到恢復與放鬆。暑期各樣的活動與安排,加上酷熱的天氣依然讓人疲於奔命,在這樣的現實中,馬上要開學,當然會令很多人沮喪。

遺憾的是,父母未必意識到孩子這種長期的壓抑,因為父母自己的成長過程比現在更誇張,所以父母似乎習慣了這種「不健康」的競爭模式,並且很擔心自己的孩子無法適應這種壓力強度。

在這種心態下,開學期間幾乎就理所當然成了親子之間的緊張時段,包括起床出門與早餐的時間壓力,孩子抗拒學習的精神壓力,當然還有開學種種花費的經濟壓力,甚至孩子升學適應新學校的環境壓力。

教育環境劇變 誰能定調?
基本上,台灣的教育環境是隨著年齡漸長,各種壓力與日俱增,還要面對政府這些年來舉棋不定、朝令夕改的教育政策。以此觀之,家長與學生的開學壓力是相當驚人的。

因此,我們願意提醒父母,一定要意識到時代正在劇烈轉變,人工智慧日新月異,孩子上學真正需要的不是知識而已。高學歷的時代正在走入歷史,高能力的時代已經確定成形,父母不能期望於學校扮演著過去的角色。

在過去,學校確實肩負著品格塑造的責任;但時至今日,當全球教育走向產業化趨勢,許多學校淪為生產文憑之處。

現代父母加倍辛苦之處就是要更多負起教育責任,不但如此,還要過濾老師課堂傳遞的價值觀,以及學校的行政運作是否健全。

只是,為孩子物色學校就能解決全球教育環境老舊的問題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網路猛然崛起的時代,現代人其實還在摸索新的教育模式。這個過渡期之所以慘淡,主因還是科技變動太快,在一個全新時代還沒穩定之前,教育制度很難完整轉型。

回歸根本 與孩子學習面對新局
大家都知道教育是百年大計,所以全球的教育環境轉型「是大船入港,不是小船靠岸」,人類的生活方式沒有更加確定下來,教育很難露出曙光;隨便問一個人,十年後這個世界會怎樣,幾乎無人能夠回答。在這種未來茫然的黑暗期,誰能為教育定調?

因此,父母不妨回歸根本,不要過度擔憂教育環境的不安,而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兒女的「人格發展」,多傾聽,多讚美,多溝通;然後少說教,少比較,少責罵。

試著體會這個時代的兒女心聲,理解孩子(不管幾歲)活在一個與自己全然不同的世代,用一個「跟孩子一起學習面對新局」的謙卑態度來迎向開學。

多禱告,多祝福,撥開愁雲慘霧,讓開學真正成為新的開始,一切還是美好的。畢竟,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不是嗎?!
收起不安的心,這才是收心。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開學了,誰該收心?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