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主筆】近來炒得沸沸揚揚的「醫師納入勞基法」議題,在醫界、政界、企業界、法界燃起廣大的討論,正反意見都有。醫界大致上分成兩派,較年輕的醫師傾向支持將醫師納入勞基法,因為想破除醫師過勞的不合理現象;較資深的醫師多持反對立場,因擔憂勞基法衝擊醫療環境太大,甚至造成台灣醫療環境崩解。
在醫界的同仁間已盛傳一個笑話:外科醫師正在幫病人開刀時,手術尚未結束,突然放下手中的器械說:「我的下班時間到了!依據勞基法,我必須離開!」留下其他人員錯愕的待在原處,還有手術檯上麻醉中的病患…。這當然只是一則不太可能發生的笑話,卻也教人不得不正視醫師工時的問題複雜度。
臨床訓練影響 衝擊薪資結構
「醫師納入勞基法」的動機雖然良善,卻可能造成兩大方面的衝擊:首先是對於醫師臨床訓練的影響。以外科醫師的訓練而言,除了手術技巧的養成外,尚包括手術適應症的判斷、併發症的處理、各種手術之術後照顧、急重症醫學、高級心臟救命術,以及各外科次專科更精緻與先進的治療。
因此,外科住院醫師除了每日例行的手術學習外,夜間(尤其是大夜班)病人可能發生的各種臨床問題,諸如:急性胸痛、急性呼吸衰竭、發燒、手術後出血、急性腹症、意識形態改變等等,醫師不只要會處理,還需進到嫻熟的境地,方能在危急與高壓力下,迅速且正確的做出判斷。若是減少住院醫師的夜班頻率,固然可能降低過勞發生的機會,卻也延長一位能獨當一面的醫師的養成時間。
其次,「醫師納入勞基法」也將衝擊高薪的醫師薪資結構。醫師在社會上,屬於高社會經濟地位的行業,尚未實施全民健保前,醫師的薪資主要來自醫療業務。隨著財團法人醫院的興起,以及健保制度的實施,早已造成台灣的醫療結構鉅變。
以醫療現況來說,台灣的醫療環境仍屬先進,幾乎總能迎頭趕上最先進的西方現代醫學,這是前人努力的成果;在傳統觀念的影響,與高社經地位的誘因之下,台灣目前醫療人才的培育,仍是朝正向發展的。
然而,納入勞基法,勢必對於醫院的人力與經營造成衝擊,進而對於醫師人力的引進、培育與養成時間形成壓力,長遠的影響究竟是正向或負向,實在需要更廣泛與審慎的評估。
產業結構改變 勞基法適時性
醫師納入勞基法的議題,應是源自近來台灣社會屢次發生的醫師過勞事件,造成當事人嚴重的傷害與失能,因而受到各界重視。然而,直觀而簡單的開出解決藥方,卻未同時顧及醫師工作的特殊性,與現今大環境的變化,就顯得不夠明智了。
「勞動基準法」簡稱勞基法,是蔣經國總統時期頒訂的,至今經過兩次修訂,旨在透過法律規範,保障勞工權益,這在當時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然而時空變遷至今,台灣「亞洲四小龍」的地位衰微,勞動人口下降與外籍勞工的引進、傳統代工產業型態的轉變,再加上新興行業如雨後春筍般產生;現在的問題,不單是「醫師是否應納入勞基法」,反倒是勞基法的適時性與適用性,這恐怕需全盤檢討。在過去代工的時代,以工時規範十分合理,而現今的產業結構改變,服務業及創意產業增加,且對於不固定工時的需求,與勞資關係結構變化,早已不是單純的工時規範,就可以解決所有勞資問題的時代了!
包括醫師納入勞基法等議題,對於台灣社會的長年來紛紛擾擾,倒是不必全然悲觀!記得在全民健保實施之前,那時在醫學院常聽到即將畢業或正在實習的醫學生,對於未來的醫療環境悲觀的埋怨;但是這麼多年來,事實證明台灣的醫療改變,並未如當年預期的悲觀,這當然是經過長時間的修正與調整。
不必全然悲觀 把握與主同行
身為基督徒如你我,實在不必憂慮,特別是醫護人員,應該持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常常禱告,盡好一己的本分。聖經上說:「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言廿一章1節)我們無法完全掌握世事的變化;但是上帝可以!若上帝給你發聲的機會,應當效法舊約聖經的以斯帖皇后,帶著「獻上活祭」的心志,為主發光;或是成為調和的鹽,焉知事情不會有所轉折。但神的兒女應將配得上帝所給予的考驗,視為榮耀與喜樂,把握與主同行、與主同工的機會!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醫療事業的變與不變—談醫師納入勞基法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