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綾襄
一個月400場活動與課程、每天24小時醫學中心團隊、34公頃的空間,長庚養生村想建立新觀念:老來不靠子女也能健康又充實。一個月3萬多元,划算嗎?
6年前,78歲的高爺爺也不知道是哪來的決心,買了一張機票就從美國飛回已40多年沒踏上的台灣土地。不管才清晨六點多,他便直奔位於桃園龜山的長庚養生文化村。腳患舊疾的他,行動不方便,因此只能讓計程車載著他緩緩地繞著倚山而建的園區一圈。
一如那個年代的台灣貿易商,高爺爺很早就離開台灣、到全世界闖蕩,如今子女四散各地。他本想在美國退休養老,然而美國養老院大多都要自行就醫,他不方便開車,一直苦於找不到適合的落腳處。
高爺爺從美國移居林口
環境優、配套完整 一看就愛上
一位台灣老友向他提到,長庚在台灣有辦養生村;他福至心靈,竟因此飛回台灣。當天看過園區設備、活動規畫、工作人員講解後,下午便決定長庚養生文化村將是他老後人生的應許之地。
行政人員還問他要不要先試住體驗,但他下了決定,完全沒打算徵詢老婆、兒女的意見。「養兒防老觀念早就過時了,我是更先進的養老防兒啊!」雖是玩笑話的口氣,但他很清楚,各有工作及家庭的兒女很難分神照顧他,他必須為自己的老後好好打算。
「我不認識王永慶,但看了之後很佩服他的規畫,也不打算看其他地方了,」他說,一開始老婆仍大力反對,拗在上海好一陣子才來台灣,沒想到也是一住就愛上了。
更令高爺爺開心的是,曾以為下半輩子都離不開拐杖了,現在他每天在園區內散步運動拉筋、唱卡拉OK常保心情開朗,住沒多久後腳疾竟然不藥而癒。現在他健步如飛,常常帶頭吆喝左鄰右舍爬上山坡種菜,蘿蔔、番茄、南瓜、蘆筍都難不倒他。「福氣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子女給你的,」他說,養生村環境清幽、活動多,又有醫療配套,「連管理費整個加起來每個月花3萬多元,一點都不貴。」
的確,園區內就有24小時待命的健康管理室,常駐老人醫學專業的醫護團隊,包括職能及物理治療師、洗腎、中醫、精神科、內科等,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長者健康用藥,若有高危個案,社工就會主動關心,桃園長庚距離新北市林口長庚醫院的車程約15分鐘,非常方便。
76歲的游興榮,原本與太太定居在有「養老天堂」之稱的美國加州,但太太跌倒需要長期復健,每天都要開車往返,攙扶也不好假外人之手,他左思右想,兩年前決定與太太住進長庚養生村,用走的就能去做復健和物理治療。
安頓好妻子後,自己的人生也要好好規畫。頭髮花白但身材仍挺拔結實的他愛運動,坦言自己是因為村內可打籃球、網球,50元就能使用游泳池、Spa,鄰近還有長庚和東方兩座高爾夫球場,朋友每週都會找他去打球。現在他的生活主軸是結束每天兩個小時數位鋼琴的練習後,便到處拉人勸說,「要不要加入高爾夫球社?」
夫妻檔無憂安養
休閒活動多 醫護團隊全天待命
「我夫妻倆1個月管理費3萬多元,加上水電和吃飯,每個月大概花4萬5000元,和美國相比非常划算!」游興榮表示,長庚每週都有上百場活動課程可參加,還能和鄰居打麻將,輸贏只在200、300元之間;想念兒孫,打網路電話回美國也免費,生活很是愜意。「來這住還要安撫他們的罪惡感,但我是真的過得很開心。」
「活得好、老得慢、病得輕、平安終」,是人們對老後的共同憧憬,也是高爺爺與游興榮決定落腳有醫學中心後送優勢的長庚養生村最大原因。
根據統計,全台60歲以上老人平均急診就醫率達5.56%、住院率達21.24%、跌倒發生率更高達20.5%;但在有醫學中心為後盾的長庚養生村生活,急診就醫率僅3.13%、住院率只有1.72%,老人最常見的跌倒,發生率更僅1.2%。
漂亮數據其實得來不易。20年前建築界只會蓋豪宅,不懂銀髮宅,法規也是後來才頒布,團隊只能邊做邊學。像是沙發坐起來偏高偏硬,是為了讓老人好起身,全區無障礙地板,在床頭、客廳、浴室共設了四個緊急呼叫鈴等。長庚紀念醫院行政中心主任龔文華透露,為了符合長輩實際需求,設計圖改了39次、沙發也重做了9次。
長庚養生文化村社福課課長葉嘉嶽舉例,原本園區規畫每個單位都有獨立陽台,○四年落成後,○五年《老人住宅綜合管理要點》才通過,當中規定住宅外圍要有聯通道,當作緊急避難平台,他們因此打通獨立陽台,再加裝門片,符合法令才正式營運。
儘管長庚養生村的成立,業界普遍稱讚,作家齊邦媛更在養生村住了4年,完成巨作《巨流河》,對養生村管理很滿意。龔文華透露,「齊老師曾笑說要幫忙寫書推銷養生村。」但受限於國人對機構養老的負面觀感,成立十一年以來入住率一直難以更進一步拉高;但隨著人口老化與長照的討論愈來愈熱烈,今年長庚宣布第一期706戶的入住率已超過8成,第二期計畫即將啟用,預計逐步釋出1362個單位。
「去年是反轉關鍵,」長庚養生村專員廖婉竹指出,台灣二○二五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產官媒熱烈討論長照議題,改變了部分七旬上下的新老一族的想法,願意提早住進機構,部分還是未婚女性。
特別是,愈來愈多老人體認到,子女拚事業、忙家庭,根本沒有餘力照顧、陪伴父母,不如自己安排好生活,像養生村的硬體設備與課程設計,都為老人設想,減少了使用者的麻煩,也讓老人有朋友作伴,生活不無聊,病痛自然少。
新老人轉念善待自己
銀髮住宅打開市場 前景看好
才住九個月的朱爸爸、朱媽媽,老家其實就在林口,4個小孩也都住附近,但疼老婆的朱爸爸,不放心太太都得騎摩托車去買菜,便決定住進吃、住、醫療、交通都方便的養生村。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醫學中心當後盾 長庚養生村包吃包住包育樂 銀髮住宅 自己的晚年自己救 夫妻同住月付四萬五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