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很多人有聽過烏托邦,在那裏人類和平相處,沒有戰爭也沒有匱乏的煩惱,其實早在1968年,南印度就有一個地區走在世界的前端,夢想建立ㄧ個超越各類信條的大同世界,它的名子是Auroville International Township,又稱黎明之城。
( 影像來源:Auroville官網)
這個是在1968年由法國巴黎出生的密那·阿爾法薩(Blanche Rachel Mirra Alfassa)發起建造,目前共有來自45個國家,共計2千2百人居住在這個地方。包括約1/3的印度人,1/7的法國人,1/7的德國人,較多的荷蘭,大約60名北美人,40個俄羅斯人與少數的以色列、阿根廷、羅馬尼亞、中國、日本、阿爾及利亞、哥倫比亞和墨西哥人等等。
( 影像來源:Auroville官網)
每年還有許多人士遠從世界各地到這裡參觀考察,學習這裡從一片荒涼的高地到目前仍然在不斷擴大興建的國際村,是如何規劃以及建設。這國際村共分成4大區塊:文教區、國際區、工業區和住宅區,若從空中俯視,可以看到非常獨特的造型,歷經40多年的建造,黎明之城目前總共涵蓋了超過100個大小不一的社區,預計最多可以容納5萬個人居住停留。
在巴黎出生的密那·阿爾法薩從小就覺得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在60 年代期間,她夢想著建造一個能讓人性尋求神、而無須疲於追求溫飽和庇護的地方。後來她在南印找到一個地方,她的理想是在那裡,來自世界各地的普通人都能夠和諧地住在一起,規劃實現一個小型的大同世界,她稱這個地方為「黎明之城」。這裡的一切由她催生規劃,當地居民又尊稱她為「母親」表示尊敬。
( 影像來源:Auroville官網)
密那·阿爾法薩曾公開表示,這個地區是一個實驗區域,企圖實現人類在差異中求合一的理念和新的進化,在這裡孩子可以受到完善教育,教育目標是給孩子成長所需,並讓他們能完整均衡地發展,並不忘其性靈。環境方面,黎明之城在荒地開墾和造林工作這方面受到廣泛讚揚。多年以來,為進行水土保持工程,這個地方種植了超過兩百多萬棵樹,堆砌了數百公里的土堤防,並且在峽谷中挖掘了許多溝渠和蓄水壩來蓄積雨水和控制水土流失。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地面水滲透和地下蓄水層的水補充,所以形成了對環境友善的城鎮生態系統。
( 影像來源:Auroville官網)
這個在印度國境裡面的一個推廣烏托邦理念的小城,在當時是走在時代的尖端,例如為了實現創建一個充滿和平與和諧,超越一切信條、政治和國籍的大同世界,她提出當地居住者分國籍背景都能和諧相處,並且在這裡嘗試建立居民資源共享的平台,在這裡的居民可以得到基本的教育、醫療以及免費生活用品等供應。
為了滿足2千多民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這個地方有超過150種小型的商業單位,如手工藝、印刷、影像設計、服飾生產、食品加工、電子機械、建築以及替代性能源裝置如風力和沼氣發電站等。每個行業都會提供服務以及利潤到這個組織以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黎民之城同時也跟當地村民建立互動,附近村莊大約共有四萬個村民,黎民之城就提供了四至五千個職務,黎明之城農村工作團隊還改善附近村莊基礎設施,並提供村民教育和醫療服務。
這個地方除了免費的教育、體育、娛樂和其他類特定服務外,大多數固定居民還可以從其工作的單位或商業單位裡獲得一筆津貼,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這裡除了紙幣和硬幣之外,村民都有一組數字帳號連到各自的中央戶頭。Auroville的貨幣政策是希望最終可以消除貨幣流通,正巧與當今各國實施的貨幣政策反其道而行。
當然,這個非營利組織提供的一切願景仍舊需要資金來源,包含購買土地、營運以及各類支出,由於密那·阿爾法薩對黎明之城的規劃是永久的,因此她在1968年時,在124個國家代表參與的就職儀式當中,發表了黎明之城憲章,這些想法到現在一直被依循。為了實現密那·阿爾法薩建立黎明之城的夢想,1983在荷蘭成立了"Auroville International" (AVI),目前在全球31個城市有會員分會。負責募款以及支應黎明之城的一切所需。
印度當地也認同這個單位的實驗計畫,在1988年,印度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成立黎明之城的財團法人:黎明之城基金會,這賦予黎明之城獨特的法律地位,讓它可以募款以幫助於達成約章所描繪的烏托邦願景。
( 影像來源:Auroville官網)
雖然這個單位已經成立將近50年,但有些想法仍舊走在世界前端,有些人為了一窺書籍當中描繪的烏托邦,還會到這個地方擔任長期志工,雖然印度給人的印象是落後的古老國家,但仔細挖掘還是可以看到走在世界前端,值得學習的部份。
引據來源:
黎明之城簡介Auroville Introduction
Auroville: a universal city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