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論壇報主筆】 Photo Credit: skeez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日前有立委希望修改《立法院議事規則》,要求開放立委與部會首長帶3歲以下嬰幼兒進開會現場。對此提案,基於公私分明,立院身負選民重託及最高民意殿堂,攜帶嬰幼兒委實不妥,實須從長計議;但對父母希望兒女(較大的子女)了解工作內容、職場情況,增進親子關係,卻是值得社會關切、改進的方向。
你了解父母或兒女的工作嗎?
特別在雙薪家庭普及的結構下,兒女對父母辛勞忙碌的情況若一無所知,不僅容易產生隔閡,有礙親子關係與家庭教育。同樣的,因著職場樣貌的大幅變革,許多父母對就職的兒女工作,通常也是渾然不解。即使機關、企業會定期舉辦員工家庭日、旅遊活動;但純屬聚會休閒性質,對親子了解彼此的工作與職場生態,幫助有限。
體悟到家人對於兒女求職的影響力,美國西北人壽早在2007年就實行邀請新進員工父母一起參加實習生面談的計劃,甚至到其家裡拜訪,果然讓轉成正職的實習生人數成長了40%。另外,知名租車公司企業控股(Enterprise Holdings)在雇用員工時,則專門為其父母製作說明書,讓他們一起實際參與訓練課程。而Google自2012年,就有一套舉辦「帶父母上班日」(Take Your Parents to Work Day)的完整計畫,邀請員工家長參觀位於曼哈頓或加州等地的總部。這些活動不外透過贏得員工家人的認同,鞏固員工向心力,而達到網羅人才,凝聚共識的目地。
多管齊下 助青年了解社會與職場
以台灣職場現況,帶孩子進入工作場域的機會當然不多,即使為了讓兒女了解父母的工作,帶孩子上班,多少因會影響父母的工作專注度,確實不易;不過還是有幾種別於舉辦員工聚餐、郊遊等,卻能讓孩子看到自己或他人父母在工作線上努力的身影,成為兒女、家人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支持的模式。
例如,政府鼓勵企業成立育嬰、托兒中心,或與職場附近的相關中心建立客制化的合作模式,並負起監督照護品質的責任,協助員工托嬰托兒事宜;又如:員工若經常加班或臨時加班,企業可補助托兒中心超時的人資費用,要求其彈性安排人力照護;再者可讓員工就近利用午休期間探望、陪伴孩童,增加親子互動。
其次,從幼稚園至高中,明定學校每年的校外教學(特別是教育資源少的地區),需根據其年齡與認知上的理解能力,到不同類型的行業或各類的示範工廠參訪,並定期安排學生家長或相關人士分享各類職場的狀況。目的除了讓所有學生都有公平的機會,到各類型企業增廣見聞,了解不同工作性質與類別外,也讓一味享受高獲利的大型企業,有機會回饋社會,讓新世代了解產業趨勢與職業內涵。為了落實此一計畫,政府也需有因應的配套措施,除了對弱勢或偏鄉學童,提供經費補助外,特別是受政府輔助、減稅的企業,應該有義務配合教育單位,負起等值的社會責任。
政府也能以政策鼓勵,協助中、小型企業每年在暑假、春假期間,在避免影響工作情況,以營會或一日活動的模式,容許員工帶孩子到父母公司,或透過與大型企業的合作方式,讓沒有管道、人脈了解大型企業、先進產業、國家機構的年輕世代,有機會進入一般人無法理解的產業、機構參觀。
攸關家庭教育與職場教育
所謂隔行如隔山,根據白領社群網站LinkedIn的網路調查,16000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父母中,有三分之一都不了解子女的工作,遑論夫妻、親子之間?所以靠著邀請學生家長分享職場、參觀企業,或是企業的家庭日、或特別安排的活動讓家人因著參與而能彼此了解,應該要成為教育與職場上更普及、更深耕的活動。
至於教會的青少年、青年團契,甚至兒童主日學的活動,是否可以與時俱進,因時制宜,除了聖經的教導,也能運用教會資源人脈,讓會友與孩子有機會到各類企業參觀、了解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需要俱備的長才?或到政府機關參觀,開擴其眼界與人生視野?或請教會中各類行業別的會友分享其工作經驗、職場心得,甚至開放其經營的工廠、小店,讓年輕人了解體驗,而非一味拘泥在制式的聖經教條中。
從企業營利的角度,讓員工家人了解企業,建立友善的職場環境,目標不僅「揭開行業的神祕面紗」,亦有助家人、員工對企業的肯定與認同。而就社會教育的角度,目的遠勝於此,除了攸關家庭教育、親子關係,還包括促進家人間的溝通、對不同行業的理解。所以若能將此模式普及社會,讓年輕世代,無論有否相關背景、人脈皆有機會了解企業的營運特色,讓不同階層的新一代,都能超越出生背景的侷限,打破職業藩籬,擴展眼界,也是有助於階級流動,以才舉人的目的。
年輕世代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教育絕不能輕忽,更何況是職場教育。家庭親子關係是員工開疆闢土的後盾,對職場的時勢所趨,更不能忽略、漠視。深盼立委民代顧念自己對稚子的期待之際,亦能將心比心,顧念同樣有此期待卻無力發言的人民心聲,為其爭取同樣權益,讓此福祉披及全民啊!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讓員工家人了解企業 建立友善職場環境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