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蘭津渡 Photo Credit: voltamax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禮貌用語相關人的內心與人際關係,是考察地域文化心理的極好出發點。
這篇來談談表示謝意的地方用法。
粵語說”唔該”,也就是自責不該。這不禁有了西方罪感文化的一絲意味,而這在中華文化裡卻極少見。西方的罪感文化首先強調人生來具有原罪,人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贖罪而奮勇抗爭,而“惡”其實也就是所謂人的欲望,便是人的一種恒久動力。既然強調個人的自我改造,自我發展來完成個人的贖罪,於是,個人主義便順理成章。
“唔該”一詞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既然強調自己的不該,而不是面對物件的實質感謝,那實質上就是從自己出發,突出個人利益又內心感到一些自責的個人主義。這便是粵人更重個人實利的極好方言注腳,粵人鮮活生猛的逐利性,相對人情社會的規範性,也恰逢其時地在這個西方遊戲規則下的經濟時代大放異彩,但同時也帶來了人情的相對冷漠。好在,還有“多謝”的說法可做補足。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中說:欲望是以個人主體為重,情感則以對方及雙方關係為重。 西方重規則,是保證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中國重人情,是講究集體和諧,天人合一的要求。中國文化,照當代著名哲學家李澤厚的說法,應是“情本體”,道由情生。
相對粵人的唔該,湘,鄂,贛,川,渝等地卻用一個更有人情味,更溫暖的詞:勞慰。
勞慰可以視作慰勞的倒裝,這不僅是勞煩,更有了慰藉之意,這是中國傳統的“仁”。仁者愛人,“唔該”裡面是看不到愛的,只有對個體利益的強調。
勞慰需要闡釋的另一層意思是,這個詞是直面感謝物件,而且有“慰”這一實際的動作性,而不是單純的“謝”(謝是言字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而本身在語言的表達上,上述地域詞彙就體現出地域文化中不尚空談,真誠熱情的一面。
而單純的“謝謝”,當然可以算作現在中國人的公共詞彙。當成為公共詞彙,就集體無意識地使用起來。既可以是表面的客套,也可以是內心真心感動的言語表達。然而,如果從文化根子裡去挖掘詞彙潛藏的意識呢?要知道,在《說文解字》裡卻僅僅只有辭去的意思。
既然本意為辭去,如此想來,“謝”卻是有了幾多冷豔,虛禮的味道。明明是要心存感激,但卻似乎要除掉什麼東西,是“謝”掉別人加在身上的恩情,還是“謝”掉自身的不好意思呢?
這既不像“唔該”勇敢直面自己內心的欲望,又不像“勞慰”真誠朝向感激的對象。我們可以想像出一副古人雙手作揖,口頭稱謝的畫面,這透露出來的是相敬如賓的客套禮儀。 當然,嘴上的禮儀客套也為人生之必須。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