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這幾年隨著旅遊觀光業的崛起,許多民眾也開始意識到環保與觀光的相對關係。雖然到某一區旅遊並不一定等同開發與破壞,但隨著外來遊客的進入,對於當地的文化、生態還是會造成一定的衝擊。例如台東的金城武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原本位於台灣台東縣池上鄉伯朗大道上一棵40歲的茄苳樹,因為明星金城武替長榮航空拍廣告後出現暴紅現象,不但被命名為金城武樹還帶來觀光熱潮,一年為池上鄉帶來7億元產值。但有些觀光客亂丟垃圾到田裡、破壞生態環境,假日也常出現交通壅塞問題,氣得農民一度想把樹砍掉。這讓許多人意識到觀光與環境永續不易並存。

為了解決觀光帶來的環保議題,中央除了積極宣導之外,許多旅遊單位也意識到將「低碳排放」的概念與觀光旅遊結合是未來趨勢,希望除了提供旅遊服務之外也可以趁機教育民眾「永續」的概念。

社團法人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黃律維在接受草根影響力新視野採訪時表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有特別針對「永續」與「觀光」的議題規劃了一系列低碳觀光的行程,藉由一到二日遊的綠建築參觀行程,讓民眾可以從輕鬆的旅遊當中學習綠建築概念。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資料顯示,全台有超過5千個綠建築,其中有77件符合優良綠建築的規定,經過精挑細選,中央特別選了12個較具代表性的優良綠建築得獎案例,將綠建築、生態、文化以及人文歷史等元素整合,規劃成低碳觀光的旅遊行程,並且結合在地美食以減少碳排放。

不過「永續發展」是現在的趨勢,為了下一代著想,是否有可能將「低碳觀光」逐步升級到無碳排放觀光?黃律維表示,目前這些行程僅能做到「低碳觀光」,沒有辦法落實到無碳排放的程度。以這些旅行團搭乘的交通工具為例,這12個低碳觀光的行程都是採小團體制,大約20多人的規模,在統一集合後搭乘巴士前往目的地。由於台灣的巴士目前都還沒有進化到無碳排放的水平,除非遊客搭乘捷運這一類的大眾交通工具,不然這一段就會有許多的廢棄物排放。而且,雖然行程是參觀綠建築,也希望以在地美食為主,但是有時候在地美食的材料也是要從鄰近的城鎮運來,不一定可以使用在地材料,這在運輸過程當中就會有碳排放產生。

如果希望在觀光與環境永續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台灣在未來有幾個面向必需要再加強:例如要使用無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如電動汽車、參訪的行程及住宿環境都要使用可替代性能源並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甚至連飲食都要以當地可以取材的菜色為主。雖然要把這幾個點串起來並不容易,尤其是台灣的電動汽車產業並不興盛,但若能逐步規劃,還是可能會有落實的一天。

關鍵字:觀光 永續 金城武樹 低碳排放 綠建築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