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劉永健

台灣四面環海,此次凱米颱風襲台,除了造成建物災損以及電力中斷等災情以外,根據國家災害防救中心的資料,至7月25日2時餘,在24小時之內,已經有超過2000棵的路樹倒塌,甚至壓壞路旁車輛,也對行人造成相當的損傷。

ADDY9775
圖片取自:(FB 陳其邁 Chen Chi-Mai

究其主要原因,可分為種植方式、樹種選擇、剪修方式等三大面向分別討論。

首先是種植方式,台灣對於路樹的種植方式,多在人行道上挖出一個約一平方公尺的坑洞,再將樹種放入,四周以水泥加固,如此當然會限制樹木根系的發展,且地底上有下水道及各種管線,這些都會妨礙樹木的根系向下發展,於是在大風過後,如果這棵樹呈現頭重腳輕的現象,當然容易癱倒。

其次是樹種選擇,國內種樹常有一窩蜂的現象,如多年前的小葉欖仁、黃花風鈴木,固然有成長快速的優點,但小葉欖仁樹近年來卻被發現容易有浮根的現象,甚至導致人行道上連鎖磚或水泥被抬高,導致行人行走於其上時容易不慎跌倒,而黃花風鈴木則是容易被蟲蟻蛀蝕,此次的風災也發生小葉欖仁樹倒塌的意外,因此在樹種選擇上尤應注意,且屬於淺根系的樹種當颱風來襲時本就容易傾倒,進而可能造成人民財物或生命的損傷。

而修剪方式的不適當除了影響樹型以外,也可能造成樹木的死亡,如果沒有仔細處理,黴菌很容易由修剪的部分進入,進而使得樹木生病。嚴重者導致樹木死亡。

樹木是都市的肺,我們不可否認行道樹在生態及環境中的重要性,但是由於台灣天災比例偏高,因此懇請有關當局日後在樹種選擇上能特別注意,不要只為了幾周美麗的鮮花,卻造成鄰近居民落葉的困擾,更希望加大樹木生長的空間,才不會因為根系太淺,致使大雨或大風就傾斜斷裂,危及路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