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撰文:侯剛本 圖片來源:Hermann

最近,有些用功的孩子,會希望我針對某個他有興趣延伸思考的領域,請我推薦提供書單。以前的我,可能會有一種「吃好倒相報」的熱心,把某一本我所讀過的好書,推薦給某位需要的求知者。後來,我慢慢地不再做推薦書單的舉動,主要是因為從那一次備課的經驗開始……

話說某一學期的某一堂課,因為課程前後連貫性的需要,我必須帶學生上一堂探究思考的專題課程。那次的備課,費了我很大的功夫。回想整個備課的歷程,我先在大書店的思考類圖書專區蹲了一整天,針對架上共80來本探討思考類的書一一取下,經由目錄的介紹交岔比對概略瀏覽後;再從80來本書刪除到50幾本各章節的標題,然後刷到30餘本的內容,省思對於我個人與學生課程專業的需要後,才從「初選、複選、決選」的層層淘汰中,選定最後的10本買回家詳讀消化,最後化成兩小時課堂約莫40張「原汁原味,絕不灌水」的PPT。坦白說,那堂課的備課經驗與成本曠日費時,但回顧那次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自我教學相長的成長歷程,如今再再回味,仍是一段美好的備課體驗。

對於求知者而言,即或你想瞭解的某特定領域,老師心中自有書單可以開給你;然而,畢竟也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自己針對某特定領域,你最想知道與實際的需求是什麼。是啊,某種特定的題裁,書架上專家寫手百百款,到底那一位(或那幾位)作者的思路行文,最能夠切中你的需求與要害;我相信,經過求知者願意耐著性子交岔比對之後,一定可以找到讓自己最滿意的首選書籍。

前些時日,我突然對理財方面的議題感到高度的興趣。然而,對我而言,由於學習養成的過程中,我並沒有太多財經方面的知識背景與所學訓練。於是,我還是選擇了蹲點的方式,在幾大書店財經書籍的書架上進行各種交岔比對的死功夫,最後選定了三本「我讀得懂、我認同作者的論述、我徹底吸收活用」的書籍,做為日常購書的心靈投資。

買書,很像買菜,尤其是買一本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更像是在「買鞋子、配眼鏡」那樣,一定要找到真正最適合自己的讀物,讀起來才會有充滿悅讀的快感,以致於達到選書購書做為一種知識經濟的投資報酬。

或許你可能覺得我這樣選書的方式很花時間,但是我衷心地建議你:如果你的時間允許(或你允許自己用更多的時間成本)如此這般地精挑細選一本書,我相信這本被你相中的好書,必定能夠為你帶來一種如獲至寶的感受,甚至你和書寫的作者無形之中,將會形構一場「雖不相識,但卻相惜」的心靈共鳴奇妙默會。

相信我,試試看!

Photo Credit: Hermann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如何教養3C小孩?
荒繆的「境外專班」招生政策竟不能招收陸生,應全面檢討開放
兒童專用APP當道 小心未完全阻絕你不想要的
台大世界排名下滑,但難道其它160所大學不值得關注?
《活在愛中》收養不是易路卻是恩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