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肖霞客(旅遊達人) 

Indein因登村以市場和兩組古塔而聞名,Indein是茵萊湖西南邊陸地上的的一個小村莊。乘船穿過約8公里的因登小河可到達村莊。在此有個靠近船塢的Indein Market,是舉辦「五日市場」的村莊之一,在湖周圍的五個村莊以五天的輪換週期在此市場舉行,居住在周圍山丘上的人會在這裡出售他們的莊稼。該村以保存狀態各異的眾多古塔而聞名,故應該稱為塔林更為恰當,故本文以塔林來稱呼。

Indein村周圍有一組小型的Nyaung Ohak塔林和一組大型Shwe Inn Thein Paya(瑞因登)塔林,靠近市場的第一個地點是Nyaung Ohak,這裡的古塔大多沒有恢復,從市場的頂篷上就可看到突出的多個尖塔,看起來非常老舊且數量不多,故未前往,因來此的遊客主要是去參觀Shwe Inn Thein大型塔林,故馬上搭Taxi機車趕至該塔林,回程後既已看過大型塔林,對小塔林的興趣就不大了。據說從Nyaung Ohak可攀登到位於山頂的Shwe Inn Thein塔林,有一條700米長的有蓋人行道相通,且兩旁都是攤位。不過,此時並沒有導遊引領,事前也沒有做足功課,故只知有大型而不知還有小型塔林,且回程後因不確定快艇何時會回來,也不確定參觀此塔需要多少時間,故最後還是錯過了。

ADDY4818

Nyaung Ohak塔林位於茵萊村市場的後方,傘冠Hti多數已脫落

乘機車前往Shwe Inn Thein塔林有條產業道路,路況還不錯,在此碰到多個牧民正在趕成群的白色牛隻在路上行走,故機車停下來讓他們通過。在蒲甘亦看過白色的水牛,在此所見的水牛亦是白色,不像台灣是黃牛或黑牛,此外,緬甸的白牛較瘦小,不像台灣粗壯。且在路途中見塔林位於山坳中。

ADDY4819

前往塔林時,遇見牧民在趕牛群,必須停下來讓牛群通過

ADDY4820

緬甸水牛為白色而不是台灣的黃與黑色,且較為瘦小

ADDY4821

在路途上可見塔林位於群山的山坳中

該古塔林遺址被認為可追溯到印度皇帝阿育王時代,他在公元前3世紀派遣僧侶傳播佛教。經過十幾世紀,蒲甘帝國的兩位國王Anawrahta在11世紀與Narapatisithu在12世紀在該地建造了寶塔。該遺址包含數百座寶塔,統稱為Shwe Inn Thein寶塔。這是一座由數百座飽經風霜的寶塔組成的建築群,但從目前所見佛寺與塔林保持狀況良好,故大多數應該是來自17和18世紀(Renown網)。

來到Shwe Inn Thein,發現塔林中還有一座佛寺,內部供奉各種大小佛像,傳說佛像是由阿育王本人建造的,但沒有考古證據支持這一理論。寺內裝飾著玻離馬賽克,而顯得相當炫目。有尊穿著紅衣的佛像端坐佛龕正中心,兩側的壁龕還有二層的小佛像,故此尊佛像相當不凡,有可能是高級玉石打造的。來到另一殿,見一尊大金佛,法像莊嚴,兩耳垂到肩上,在緬像所見佛像造型藝術中,較少見到雙耳低垂。這是在茵萊湖參觀的第2座佛寺,也是緬甸行的第46座佛寺。此外,佛寺外還有一座較大型寶塔,相較於之前所見佛塔顯得有點迷您,但坐落在眾小型佛塔中,相當搶眼,故塔內有供奉一尊較大的佛像。

ADDY4822

塔林中心有一座不小的佛寺,三面被塔林環繞

ADDY4823

寺內有炫目裝飾,中心佛龕有著紅衣的玉佛,兩側壁上有許多小佛

ADDY4824

寺內還有一尊大型金色佛像,兩耳垂到肩上

ADDY4825

寺內的牆壁與柱體裝飾著鮮豔的玻璃馬賽克

ADDY4826

佛寺內一角有閃亮的玻璃裝飾,有大香燭、小玉佛等

ADDY4827

在地毯上又見一貓,還未到跳貓寺就已見到兩次貓

ADDY4828

有一拱形門,可供遊客進入另一區塔林

ADDY4829

佛寺後也有一大型寶塔,內有一大型玉佛

Shwe Inn Thein除佛寺外,就是由1054個佛塔所組成的佛塔群,除前方外,在其左邊、右邊與後方皆是佛塔,整個佛寺與塔林建於山坳的平地上,但佛寺的左後方靠近山坡,故有部份佛塔建於坡上。除建於坡上的這些佛塔外,大多已修整一新,但從未修復的佛塔可見此處佛塔與蒲甘皆是以磚頭壘疊而成,故外觀還須加上灰泥、塗金等工序,加上各種神靈或神話動物的雕刻與裝飾,最後在頂部加上傘冠Hti而成,可見佛塔最上方像葫蘆狀,頂部並沒有密封,亦即塔身是中空的,必須加上Hti才能完成密封。

佛塔除新舊不同外,還有三個不同,分別是顏色、大小、外型不同。首先顏色不一定是金色,根據參觀眾多緬甸佛寺後,發現所有磚造佛教建築外牆要先加上一層灰泥,再根據需要加上金箔,或塗上其它顏色,如磚紅、土黃色或灰色等。也見到一些塔身已變成黑色,這應該是受歲月侵襲所致。且大小亦有差異,除有少數幾座較高的塔外,整體而言高度差不多,但較大的佛塔內,可擺放佛像。此外,外型有所不同,多數佛塔底部皆不大,屬細長型,往上漸次縮小,這類細長佛塔塔身光滑,沒有太多裝飾。但也少數的佛塔其底座較大,甚至還有底矮的圍牆,還有拱形門,門上方或門框上有神像或動物等,且塔上還有漸升梯台,四端還有小佛塔,有如蒲甘佛寺的縮小版。此外,最上端的Hti亦有不同造型,有些頂部的金屬環上是小突出體,有些是突出的長方片,有些有繁複造型,如同鳳冠,有些還有鏈條從上方垂下。且發現不論是那種造型的Hti,每個Hti皆裝有多個風鈴。

因這些寶塔或稱為佛塔皆不高,故可細細品味塔身、Hti及細部裝飾。當然,不了解為何不同佛塔有此差異,之前在廖科溢主持的「秘境不思議4 – 緬甸行旅」時,也來訪茵萊湖的另一座古塔林,印象中它有說Hti或塔身會有不同造型,乃因茵萊湖區居住著不同的民族,如撣族、孟族、因達萊族等,每個民族對佛塔的裝飾有所不同所致。這些佛塔除少數成排的金塔外,由不同顏色、大小與造型的佛塔擺置在一起卻不覺得雜亂,而自有另一番豐富的視覺饗宴。

至於為何會形成塔林,這當然與阿育王無直接相關,而應是蒲甘王朝在Anawrahta建立後,在後續的蒲甘王朝擴展勢力後,由Narapatisithu國王在此建立佛寺。至於塔林應是在17與18世紀才開始建立,但這些佛塔的高度皆不大,應是由當地的各民族,而非由政府的力量,經過人民長年的努力才有此規模。在此每個佛塔底部皆有緬文介紹由那個單位或個人來進行修復贊助,沒想到看到有個中文牌子,編號243的佛塔是由「台北靈鷲山教團心道法師等」所修復的佛塔,展現台灣佛教界在世界的善力。

ADDY4830

塔林的一角,有不同顏色與型態塔林組成,有些塔林還有小圍牆組成

ADDY4831

四周有矮牆環抱的塔,有複雜的多層結構,中心有塔,四角有小尖塔

ADDY4832

顏色較淺的塔,四周為小小尖塔,中心尖塔顯得較突出

ADDY4833

更尖的拱形門造型,門上端與左右有兩尊共三尊神像

ADDY4834

此拱形門的造型又不同,左右兩側有兩神鳥

ADDY4835

鍍有金箔的拱形門,門上二端有獅身神面像

ADDY4836

各種不同造型的傘冠Hti,冠上有小突出體

ADDY4837

傘冠上的突出體較大,為長方形片

ADDY4838

此傘冠有繁複的裝飾,有如鳳冠

ADDY4839

傘冠下還垂下長長的鍍金長鏈以增加美觀

ADDY4840

不同顏色的傘冠並列,左邊的傘冠是退色還是特別塗上的?

ADDY4841

被各種顏色寶塔所環繞的金塔

ADDY4843

造型相似且並排的塔林,此照片內至少可見二十隻以上尖塔

ADDY4844

各種大小與顏色不同的塔林混雜

ADDY4845

成排金塔所形成的壯觀景象

ADDY4846

黑色塔身的尖塔與金塔、黑塔交雜在一起

ADDY4847

塔林一景,尖塔不直接立於地面,而是立於基台上

ADDY4848

各種大小、造型與顏色所形成塔林相當夢幻

ADDY4849

排列整齊的塔林,但有數個塔身未鍍金

ADDY4850

在眾多造型的尖塔中,矗立一座繁複雕飾造型的寶塔

ADDY4851

在眾多佛塔中,兩側通道設立一座緬式涼亭

ADDY4852

眾金塔中的後方是佛寺屋頂上的大型多層尖塔

ADDY4853

台北靈鷲山教團心道法師等所修復的佛塔

ADDY4854

有不同造型的尖塔,有垂直上升的十多級塔身外觀

ADDY4855

塔身結構還是磚頭堆壘而成,此處尚未修復,頂部如葫蘆狀

ADDY4856

寶塔雖小,但較大寶塔內還是會安置佛像,此尊身上有玉石馬賽克

ADDY4857

隨山勢而建的寶塔,形成多層次的塔林

ADDY4858

色彩繽紛與造型各異的寶塔雖混雜在一起,但卻不混亂

ADDY4859

塔林一角,可見此塔林的壯觀氣勢

茵萊湖附近除此次參觀的Shwe Inn Thein外,還有另一處知名的卡古塔林(Kakku Pagods),此處也說是撣族的聖地,也有說是勃歐(Pa-O)族的信仰場所。但要來此必須先回到良瑞,經東枝才能到達,來回可能花四小時。除非您有足夠時間,此古塔林的歷史與Shwe Inn Thein相似,皆傳說與阿育王有關,最初的寶塔在蒲甘王朝建立,在17至18世紀增建更多。作為緬甸最壯觀的景點之一,據說全盛時期曾達到7000多座,Kakku現擁有2,478座佛塔,約有Shwe Inn Thein二倍多的佛塔。有興趣的讀者可閱讀「緬甸的秘境,撣族的聖地-卡古佛塔塔林」,且Kakku旁有一水塘,可拍出塔林倒影的美景,比對兩處的景觀非常相似,但心中仍有所遺憾,希望您下次到茵萊湖不要錯過此美景。

ADDY4895

前往Kukku塔林必須先回到良瑞經東枝才能到達

ADDY4860

回程可見茵萊湖的山巒與平原上的村落

ADDY4861

回程的下山路,可見溪水奔流,最後會匯聚到茵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