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 陳志遠 教授】

最近台灣出現餿水油、高雄化工管線氣爆、十二年國教、服貿協議…等社會爭議事件,其根本的原因是各種相關的組織在其管理的過程中產生問題,從而影響台灣社會的進步。

現代的管理知識是從工業革命之後開始蓬勃發展,因為科技的發明與專業分工,為了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必須集合眾人在工廠進行生產活動,進而產生了工廠制度,而良好的規劃、組織、領導、控制等管理活動就成為提升工廠效率與效能的重要因素。何謂管理?綜和多數管理學書籍對管理的定義大致為:「經由決策或各種機制,執行規劃、組織、領導、控制的活動,整合各方面的資源、目標、資訊、知能、流程、決策,有效率與有效能的完成組織的目標與使命,或創造組織的使命與生存空間的過程」。

規劃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了:分析環境—總體與產業環境(包含供應鏈)、分析顧客需求、市場區隔、分析競爭者、分析利益關係人及其目標、分析組織的目標(含社會責任)、分析組織優劣勢、分析績效差距、分析所面臨的問題、預測、擬定策略、目標與解決問題方案(功能性政策)等;組織的活動包括了: 部門劃分與分工、職權與職責指派、分權與授權、建立部門正式溝通管道與溝通方式、工作設計與工作職務說明書、標準作業程序、控制幅度與指揮路線、直線與幕僚設立、建立協調機制等;領導活動包括: 領導風格(關係導向、任務導向)、溝通與協調、人才發展(徵選、教育訓練、生涯規畫)、激勵制度、績效評估、組織成長、發展與變革等;控制活動包括: 建立與修正績效與行為之標準、建立會計、稽核、預算、責任(或利潤或成本)中心、組織文化、存貨、採購、領發料、品質管制、成本會計等控制制度、與標準比較分析,對差異採取行動等。

由上面的管理活動內涵可知,最近的社會重大事件如果能夠有良好的管理知識(例如品質管理—餿水油的企業與政府機構做得好可以減少社會傷害、例如標準作業程序—氣爆事件的企業與政府機構如做得好則可以減少傷亡),並具體落實執行,將有助於社會的進步。
20140911_陳志遠_財經_管理學知識是企業、政府與社會進步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