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你有開車的習慣嗎?台灣近幾年嚴格取締酒後開車,讓許多人對於酒測傷透腦筋,根據警政署統計,光是104年1月到8月取締的酒駕違規就高達7萬3,308件,移送法辦的有4萬4,498件,酒駕肇事死亡人數達99人,不可輕忽。

酒醉駕車易造成嚴重傷亡及許多家庭破碎,也被警察機關列為加強稽查取締及安全宣導重點項目。但是台灣有應酬的文化,在朋友聚會、業務應酬、家人團聚等各種聚餐場合難免喝幾杯酒,加上冬季大家喜歡吃燒酒雞、薑母鴨等菜餚進補,不知不覺中酒測值超標,造成自身與公眾的危險。

(影像來源:工研院)

民眾因此困擾,到底自己有沒有超過酒測標準值?近期工研院開發省電又輕薄短小的酒測手錶,只要對著酒測手錶輕輕一吹,就可以馬上測出酒精濃度,酒測手錶可讓駕駛在開車前自行檢測,協助駕駛了解自身狀況,提升行車安全,應酬喝酒可以自己檢測,吹氣顯示綠燈才上路,不怕酒駕危險被開罰單。

工研院以微機電技術所開發的「酒精感測晶片」尺寸為0.32微米立方(0.9 x 0.9 x 0.4 mm3,約一粒米的百分之一),量測的酒精濃度範圍為 20~400ppm(百萬分之一),參考國內的法令的酒精濃度規範,設計紅、黃、綠三種燈示,受測者只要對著手錶輕吹,綠燈亮表酒測值低於每公升0.15毫克,可安全上路;黃燈亮表酒測值介於每公升0.15至0.55毫克,已達法令酒駕標準,不應駕駛;紅燈亮酒測錶會發出警示聲音,表酒測值高於每公升0.55毫克,已達危險程度,應禁止駕駛。

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主任朱俊勳表示,隨著對環境監測之需求逐漸升高,氣體感測已成為市場發展趨勢,加上穿戴裝置市場日益蓬勃,要能置入穿戴式產品的感測原件,體積小、穩定度高,低功低耗電均是重要關鍵。工研院致力研發氣體感測器相關技術,提升氣體偵測能力及分辨功能,目前隨著微機電製程技術的成熟,感測器推向微小化、系統化與智慧化,以往手持式的酒測器,現在可直接整合入智慧型手機或手錶等穿戴式裝置等產品中,讓生活更輕巧便利。

參考資料:工研院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